昨日开始的这项临床试验将全面考察联合疫苗安全性    
昨天上午9点,6名大学生志愿者在广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种了含有艾滋病病毒基因片断的
DNA疫苗,这标志着由我国自行研制的艾滋病疫苗Ⅰ期临床试验进入第二阶段。该中心副主任陈杰介绍说,此次试验的目的是全面考察艾滋病联合疫苗的安全性。    据了解,每一位志愿者从今天起陆续接种由两种艾滋病疫苗组成的联合疫苗,由含有艾滋病病毒基因片断的DNA疫苗和以痘病毒为载体的疫苗组成。其中DNA疫苗主要用来诱导人体抗体和细胞对艾滋病病毒产生免疫能力,而痘病毒疫苗则会增强人体对艾滋病病毒的免疫力。
   昨天上午,6名志愿者接种的是DNA疫苗,每人接种的疫苗剂量为2毫克。三个月以后,他们还将接种痘病毒疫苗,完成艾滋病疫苗的联合免疫。据介绍,所谓联合免疫,就是在同一个志愿者体内,在不同时间里,分别接种两种疫苗。
   志愿者疫苗注射和志愿者临床观察工作全部按照试验前制定的试验计划执行,在接种后的72小时内,志愿者将接受跟踪观察,进行体温、血压、心跳等指标的检查。目前广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正在对接种后的志愿者进行观察。据新华社等媒体综合整理
   
据了解,由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个艾滋病疫苗,疫苗抗原基因完全来自在中国流行的艾滋病病毒毒株,可以说是专为中国人设计的。自从在广西南宁投入临床研究,至今天已有7组、34名志愿者接种了艾滋病疫苗。志愿者均未出现副作用反应。2005年3月12日,首批8名志愿者在南宁接种了艾滋病疫苗(或安慰剂)。
   艾滋病疫苗临床研究分为Ⅲ期,Ⅰ期临床研究历时14个月。如果研究顺利完成并得到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认可,科研人员将开展Ⅱ期临床研究,用以评价疫苗的免疫原性和扩大安全性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