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九联集团和后庄扶村的报道
沿着秀美的大沽河,近日我们来到青岛九联集团的“发源地”———莱西市沽河街道办事处后庄扶村。
宽阔洁净的村庄大道,林立雄伟的企业厂房,漂亮壮观的居民住宅……企业环抱着村庄,村庄掩映着厂房,一个文明富裕的村庄呈现在我们眼前。
后庄扶村有668户人家、共2282人,去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达到9亿元,村民人均纯收入达5200元,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小康村。
走进后庄扶村,我们深刻感受到“村企合一”带来的独特魅力。
九联集团创出的“公司+合作社+农厂”的“九联模式”在全省、全国叫响,用超前的经营理念和先进的操作方法激活了传统养鸡业
九联集团在十几年的时间里,经历了三个重要的发展阶段:其一是“单打独斗”的起始阶段,当时只存养了6000只蛋鸡,资产只有14万元。其二是“公司+农户”的膨胀阶段,从1995年开始,九联集团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企业经营规模迅速膨胀。其三是“公司+农厂”的提高阶段,九联集团借鉴发达国家做法,开始采取公司与农户合建股份制养殖基地的新形式,企业迅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现在的九联集团早已不可与十几年前同日可语,其下属企业已发展到54家。十几年来,九联集团的决策者以战略的远见,大手笔不断,从而让世人看到了畜牧业的不断升级,看到了农民致富的新空间,更看到了资源配置的新潜力和新优势。现在,九联集团年出口创汇2200万美元,去年完成销售收入15亿元,利税3000余万元,直接增加农民收入1.5亿元。
九联集团已经成为后庄扶村经济发展的主体。为了更好地理顺村企关系,2002年,经莱西市委组织部批准,九联集团和后庄扶村联合成立九联集团党委,下设六个企业党支部和村党支部,实行“村企合一”
九联集团的发展壮大,首先受惠的是后庄扶村———全村有80%以上的劳动力在九联集团务工,村里的党员骨干分子也大都是公司员工。为了更好地理顺村企关系,实现村庄、村民和企业的协同共进,2002年,经莱西市委组织部批准,九联集团和后庄扶村联合成立九联集团党委,下设六个企业党支部和村党支部,开始实行“村企合一”,将企业与村庄的发展规划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之相互促进,互为补充,最终实现产业化、工业化和农村城市化。
“村企合一”后,他们以股份制形式对本村土地进行了整合,也就是村民以土地形式入股,由公司统一经营,按股分红。目前已经吸收256户、1200亩土地入股,每亩土地折1500股,每年可得分红400元。在此基础上,他们还积极发动群众以加入肉鸡联合社及其他形式入股,以盘活手中的闲置资金。目前,除去在校学生外,95%以上的村民是九联的股东。2003年底,全村群众分红收入达到800万元,人均3200元,占人均纯收入的64%。
九联集团根据建设现代化城镇的要求,将后庄扶村规划为工业区、居住区、休闲娱乐区、行政办公区和商贸区等几个专业化小区并加紧建设。一是以九联集团为主体,规划建设占地800亩的九联食品加工业基地。目前他们已经引进了投资8000万元的青岛盛圆食品有限公司、投资3000万元的青岛方圆食品包装有限公司和投资600万元的青岛康联兽药有限公司。二是全面实施旧村改造工程。目前已经建设居民楼7栋,迁入农户168户,在建5栋,7月可交付128户入住,并计划今明两年再建居民楼12栋。三是投资200万元对大小埠山实施了高标准绿化,发展山丘荒坡造林500亩。
企业发展离不开党的富民政策和安定的环境:“企业是社会的企业,应该对社会有回报。”除了依法纳税、安置7000多名工人外,他们规划了“劳者有工、居者有屋,难者有帮,老者有养,少者有教”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方向,并靠九联的发展来组织实施
劳者有工。即后庄扶村20至60岁的村民愿意到九联工作的,公司都给予安排。目前,全村80%的劳动力在九联集团就工,每人平均月收入1000元以上。
居者有屋。即让全体村民10年内告别平房,搬进楼房。现在九联168户股东已经住进了每户面积127平方米的公寓楼。村里还为群众投了家庭财产保险。
难者有帮。即实施福利政策。九联每年拿出10万元免去中小学生的杂费,剩余的钱由村支部发给遭受天灾人祸的村民,确保每一户的基本生活和孩子上学有保障。企业每年还拿出10万元扶贫基金扶持贫困户和生病住院的村民。
老者有养。全村287名65岁以上的老人每月都可以领到50元现金和价值50元的米面、肉菜等。
少者有教。孩子们从学前教育到九年义务教育的学杂费全部由公司负责。对考入大中专院校的学生实施一次性补助,清华、北大5000元,本科3000元,大专2000元,中专1000元;每年拿出40万元对中小学教师平均加发5000元奖金。为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公司规定,凡是有条件出国深造的股东的子女,均由公司负责出资。今年22岁的王立娜大学毕业后到日本深造,公司出资20万元,现在她已成为公司在日本的义务代言人。同时公司投资30万元,为村小学新建校舍8间,新上微机25台,投资30多万元新上了语音室和微机室,为学校实施现代化教学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九联还计划投资400多万元改造中小学校舍。
本报记者宋学智本报通讯员李晓军吕文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