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青岛的医生和护士的比例还达不到1:2,国际上医生和护士的比例则为1:5或1:6。而最近几天,岛城的几大医院护士招聘出现了异常火爆的场面,数十人争一个岗位屡见不鲜,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些对于护理行业意味着什么?与患者息息相关的护理工作将向什么趋向发展,记者对此作了深入调查。
&
nbsp; 健康生活呼唤新型护士
提起护士,不少人的印象还停留在“打打针、喂喂药”这样的简易劳动上,而事实上,护理行业细分化已初见端倪。
青岛市护理学会副理事长王玉玲说,随着岛城医疗市场的发展、完善和社区护理、家庭护理等护士就业新渠道的出现,对护士的需求不断增长。特别是医学科技迅猛发展,社会的老龄化以及人们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促使护理工作在医院、社区、家庭的疾病防治、康复等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今的白衣天使的角色也要悄悄地发生变化,由以往的医生助手发展成医生的“合作者”,专科护士、社区护士、心理护士等新型护士也将不断出现在我们的身边……
青医附院、市立医院等医院出现的“聊天护士”,是心理护理专业的具体化。护士们在每天完成日常护理工作之余,专门陪伴有心理需求的患者聊天说话,患者的焦虑、压抑等情绪在聊天中得以释放。市立医院内科病房69岁的病人张翠兰对记者说:聊天护士比安眠药还要“灵光”!张翠兰以前每天晚上吃两颗安眠药才能睡着,现在有了“聊天护士”的陪护,不吃药也睡得踏实。
据了解,岛城护士的供需目前基本上是平衡的,护士需求量的增长更是可以预见的。据了解,目前青岛市医疗机构拥有注册护士大约在14000人,青岛护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率相当高。
小护士变成“大专家”
随着重症监护、介入治疗、器官移植等尖端医疗学科的发展以及医疗专业越来越细化,护士正在向专业化护理专家转变。这就要求护士在输液等专业操作方面具有医生不具备的拿手绝活。目前在青医附院、市立医院、海慈医疗集团等医院就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专科护士。
以市立医院的糖尿病“专科护理师”为例,专科护士可以告诉病人你可以吃西瓜,并帮助他分阶段完成这个愿望。不同专业的专科护士对某一种疾病进行专门的、针对性的护理,教给不同的病人不同的生活方式,有助于病人的恢复。
“家庭护理”服务到床边
“大病到医院,小病进社区”,这是今后岛城医疗服务发展的方向,这意味着社区护士、家庭护士将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市民的生活中。
市北区太慈社区医院工作人员说:不少市民前来咨询能不能与护士签定相关的协议,为家中的老人进行家庭式的专业医疗护理。据了解,社区护理要面对社区内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团体的健康服务工作,如健康教育、健康指导、家庭护理、康复指导、病人及健康人的营养指导、妇幼及老年人保健及心理咨询等。它不仅注意到个人的健康安宁,而且也注意到社区整个人群的健康,包括疾病和受伤的预防、健康的恢复以及增进健康。
“护士先生”渐受青睐
如今,市立医院、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等医疗机构里悄然出现了“护士先生”,而且十分受青睐。
丁宝是青岛市立医院手术室里的一名普通的护士,也是该医院唯一的男性护士。2003年,他从护理专业毕业就来到市立医院。他说:说实话,刚开始干的时候,遇到女性患者就非常尴尬。但时间长了,发现男同志干护士也有优势,起码在手术室或者急症室等劳动强度比较大的科室优势最明显。
目前我市的“护士先生”不过二十人,是“稀缺资源”。市立医院、海慈医院等医疗机构都非常希望能增加一定比例的男护士。记者田璐
护师何梅位上过节
“你好,节日快乐!”今天凌晨,在海慈医院注射大厅,面对记者送来的鲜花,护师何梅惊喜万分:“谢谢!这是我第一次在护士节收到花。”
今天是国际护士节。凌晨的海慈医院注射大厅依然灯火通明,三四十名患者还在这里打点滴,陪伴他们的是节日期间坚持工作的“白衣天使”。
何梅说,自己对护士节没大有感觉,都是在工作中度过的,有时收到朋友发的祝福短信,挺快乐。
何梅是海慈医院注射竞赛选拔的三名“针准护士”中的第二名。她在20秒内完成“扎止血带-消毒-静脉穿刺-固定-调滴速”动作,且非常精准。
干了20多年护理工作的何梅接触过上千种药品,没出过一次失误,她的耐心和细致,化解了不知多少患者的焦虑。陈小宁
护士比技能
昨日上午,青岛市第二届“天使杯”迎奥运护理英语技能大赛在梦幻剧场开赛,25支参赛队向医护专家及市民展示了娴熟的护理技能和良好的英语会话能力。据了解,为了迎接2008年奥帆赛,加强卫生行业护理队伍素质建设,提高全市护士英语水平,今年护理技能比赛将礼仪服务、英语会话能力、护理技能等多项内容融为一体,进行综合比赛,改变了已往护理技术单调的情况。这样的比赛将促进护士在护理专业技术、礼仪、英语等方面全面提高素质。臧磊摄
护理专家进社区
晚报讯昨天,青岛市第九人民医院举办了以“白衣天使进社区,爱心久远更和谐”为主题的家庭护理知识培训,派出研究老人养生知识多年已有30年护龄的护理专家,到云南路街道办事处辖区内的星光老年公寓,讲解了老年人饮食、运动、心理等养生保健知识。(田璐张红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