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下午,一名骑车人冒雨经过福建厦门市厦禾路与凤屿路交叉路段时,因自行车前轮突然陷入一水坑,身体失去平衡摔倒。当日下午,一场暴风雨袭击厦门,市区道路上的多处水坑让
不少骑车人栽了跟头。
新华社发(柳涛 摄)
5月9日下午,一名骑车人冒雨经过福建厦门市厦禾路与凤屿路交叉路段时,因自行车前轮突然陷入一水坑,身体失去平衡摔倒。当日下午,一场暴风雨袭击厦门,市区道路上的多处水坑让不少骑车人栽了跟头。
新华社发(柳涛 摄)
5月9日下午,一名骑车人冒雨经过福建厦门市厦禾路与凤屿路交叉路段时,因自行车前轮突然陷入一水坑,身体失去平衡摔倒。当日下午,一场暴风雨袭击厦门,市区道路上的多处水坑让不少骑车人栽了跟头。
新华社发(柳涛 摄)
《一组照片引发网民热议记者职业伦理》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 首发编辑昨日接受采访称———
昨天,本报报道的《一组照片引发网民热议记者职业伦理》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跟10日相比,网友的评论理性、深刻得多了。对于该组照片引起的热议,昨天首发这组照片的福建某媒体编辑向本报记者解释了他们编发这组图的初衷:“凸显新闻事实,能给人更多的警示”。
首发编辑:一组图片加上编后语,我们的编辑意图就很明显了
昨天,首发这组照片的媒体福建某报的编辑说:“就这一组照片本身来说,很精彩,比起只拍路边一个大坑的照片,当然更欢迎这种冲击力强的照片。
但我在编稿时也考虑到了可能会引起的争论,所以在用一张还是用一组的问题上犹豫了一下。如果只用那张摔倒在地的照片可能会避开受指责的风险,但是并不精彩,而且对凸显事实的帮助不大。所以我用了一组,一个生动的瞬间,凸显新闻事实,再加上编后语,我们的编辑意图就很明显了。”
记者找到了这段编后语:“如果不是雨天,如果路面没有积水,那么路上的坑一目了然也许不会害人。但是,如果施工单位都能及时把坑填平,这些意外就不会发生。也许施工单位也不想害人,但安全无小事,大家须切记。”
这位编辑说,“至今没有针对这组照片的指责电话或信件反馈到报社来,说明我们的编后语还是起了一定作用的。”记者注意到,被网站所用的这组图片只有新闻事件介绍,编后语并没有随之转载。
此后,编辑曾要求拍摄这组照片的摄影记者柳涛继续跟踪报道此事。柳涛说,他回访时看到,那里靠路边的容易摔倒行人的坑都填平了,但路中心的坑还在,估计是施工还没有完成,但已设好了警示牌,“我就没有再报道了”。
有关部门:报纸登出来的问题我们肯定要解决
既然媒体引用这张照片的目的是为凸显新闻事实,引起有关部门重视,那么,他们的目的达到了吗?记者昨日采访了厦门市有关部门。
厦门市公路局办公室的一位工作人员对那组图片有印象,“我当时特地留意了一下,发现那个路段归市政管。”
厦门市市政工程管理处值班人员在问了生产科的卢科长后,告诉记者,“你说的那一路段确实有这种情况,因为那儿梧村长途汽车站扩建,正好进行地下钻探施工,按道理,施工单位应该设警示标志的……他们现在应该都设好了警示牌。”记者问:“你们怎么熟悉那里的情况?”“卢科长和有关领导今天早上刚去看过。报纸登出来的问题,我们肯定要解决的。”据悉,见报当日,路上的那个大坑已被迅速填平。
共同困惑:记者与媒体把关人都存在
一个业内人士认为,“记者的职业总是促使他更接近事实,尤其在媒体竞争激烈时,更接近新闻事件高潮时的图片更容易得到读者和编辑的认可。竞争给媒体的压力越大,媒体加在编辑记者身上的任务和责任就越大。所以,这个事件不单单是记者们的困惑,也是媒体把关人的困惑。”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展江介绍,国外的一些严肃媒体经常在是否启用冲击力强的照片的问题上要讨论很长时间。媒体的定位不同,在选用这种照片及其采取的版面表现形式也会大不一样。一般来说,都市类媒体更喜欢用抢眼的瞬间来吸引受众。人们关于这类的话题很难有一个结论,因为媒体的性质是分裂的,它一半是经理,要考虑到“市场”和利益;而另一半是校长,要在一定程度上承载社会的教育功能。(李湘荃
)
责任编辑:屠筱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