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盲人队员间的传球配合是从近距离开始的。臧磊摄 |
足球是一项富有激情的体育运动,它是属于强者的运动,很多体格健全的
人也未必有能力参与到这项运动中。然而,最近青岛盲校的学生们却热火朝天地玩转着脚下的足球,全国首支盲人足球队日前在这里诞生。
听声辨位是关键
盲人看不见怎么知道球的位置?怎么知道队友、对手的位置?怎么知道球门的方向?盲人踢足球,让很多人感到不可思议。
在青岛盲校的足球场上,记者见到了正在训练的老师和同学,见识了他们不同寻常的训练课。
侯成睿是足球队教练,他每天带领球队的12位成员要进行3个小时的训练,除此之外,体育课上还要教孩子们踢足球。侯老师拿起一个比3号球还小的足球晃了几下,球里面传出清脆的“叮当”声,原来这是从英国购入的特制足球,球体里有一个铃铛,球滚动的过程中盲人便可通过声音辨别球的位置。训练一开始,小队员们全都戴上眼罩,侯老师解释说,因为正式的国际比赛要求参赛队员为全盲,公平起见,会要求所有球员戴眼罩。
训练的第一项是传接球。在这里,教练不能靠示范动作达到教学目的,他要逐个搬起队员的脚,牵引他们完成每个动作。队员传球之前,都会喊接球队员的名字,接球队员随后喊“在”并用力拍手,传球者凭借队友的掌声判断其所在位置,接球人听球滚动中发出的声音判断球的来路;作为教练,他可以在球门位置发出指令,让队员们清楚意识到球门的位置。侯老师告诉记者,传接球就是这样靠声音衔接起来的,随着训练的深入,队员间的配合越来越默契,便能打出较流畅的进攻了。
快乐与枯燥同行
“一个半月前,我们从英国引进了盲人足球,孩子们玩得可有兴致了。”侯老师说,现在体育课上最受学生们欢迎的就是足球,只要球一落地,学生就蜂拥上前,磕磕绊绊也不当回事。现在,学校选拔了一部分体质较强的学生组成足球队,每天早晨6点多就训练,没有一个孩子有怨言,“这项运动对他们来说太新鲜了!”
但是,训练并不是学生们想像中那般快乐,除了队员们分组进行小比赛,其他更多时间用在熟悉场地上。教练牵着他们的手围绕球场的边线、底线、大小禁区不停地走,摸无数次球门框,有时要让他们原地转几个圈,然后指出球门方向。另一位教练刘永森告诉记者,在同样看不到的情况下,盲童的位置感、方向感要远远优于常人,即便这样,位置、方向感的训练还是要长久坚持下去,直到他们跑动时都清楚知道自己在球场上的位置。
“我已经挨过很多次碰了。”谈到训练的苦,16岁的门殿友是笑着说的。他说,有时起了高球,球一落地所有人都扑上去,结果脑袋瓜重重撞到一起。他自豪地向记者介绍:“你知道吗?全国现在盲人能踢球的,只有我们这里。”
球队肩负奥运重任
学校领导告诉记者,这支球队有自己的使命,有实力的队员将有可能参加残奥会足球赛。我国作为2008年残奥会的东道主,所有比赛都不能缺项,但我国目前还缺少盲人足球队。今年春天,我市组建了首支盲人足球队并开始训练。今年11月,这支球队将参加全国盲人足球锦标赛,通过锦标赛选拔国家队球员。
目前,盲校的12名盲人足球队员以初中生为主,主要目的是为2008残奥会输送球员。此外,预计今年上半年,英国盲人足球教练员将来我国培训盲人足球运动教练,届时,还将来青岛盲人足球队进行短暂执教。记者冷雪
相关链接
盲人足球为室内足球,每队5人,其中守门员可为低视力选手,只能在小禁区范围内活动。球场边线、底线围起护板。球员挣抢球之前必须喊出“MY”(意思为“我的”),不喊为犯规。由于盲人比赛中冲撞等犯规出现比较频繁,故比赛中遇到犯规情况,球员会被判离场3分钟,5次犯满才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