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方区邻居节开幕已有一段时间了,记者参加了三次各社区组织的邻居节活动,发现在这些活动中,很少能够见到年轻人的身影。参加邻居节活动的年轻人为何这么少?社区里的居民是如何看待这一现象的?年轻的邻居们之间相处的状况怎样?近日,记者就这一现象进行了采访。
 
; 活动主角多是老年人
4月30日,记者来到了洛阳路劳动保障中心门前,这里正在进行失业人员向邻居们传授技能活动,在现场,前来交流的多是中老年人,没有看到年轻人的影子,活动的组织者告诉记者,可能是因为年轻人都在上班,没有时间参加活动。
5月1日上午,记者来到了新园社区,社区里的邻居们正在相互交换家中的图书,通过交流增强邻居之间的了解,在这个活动中,参加的也多是老年人。
新园社区的一位居民告诉记者,其实,在社区里,老年人之间的交往已远远多于年轻人之间的交往,因此,更需要相识、相知的正是年轻人。但令人不解的是,许多年轻人对邻居节并不“感冒”。
年轻人不要邻里感情?
“年轻人白天忙着上班,晚上回到家里关上自家的门过日子,邻居之间是否交往对生活影响不大。因此便没有参加邻居节的一些活动。”这是一位年轻人的想法。
果真年轻人不需要邻里之间的相助吗?在新园社区的图书交流现场,住在10号楼的孙安涛夫妇说:“即使是年轻人,也少不了和邻居打交道,因此应当多参加一些社区里的活动,加强邻里之间的沟通。”
孙安涛说,自己搬到新园小区有三年的时间了,刚来时,和邻居们都不认识,后来,自己和邻居们见面后,主动打招呼,慢慢地大家就熟悉了。生活中,少不了邻居之间相互帮忙。有一次,住在隔壁的邻居忘了带钥匙,便从自己家里的阳台上爬了过去;偶尔自己在外面晒的衣服掉到了楼下,到楼下邻居家一敲门就拿了回来。如果大家相互不熟悉、不认识,可能就互相戒备,会感到不便。孙安涛说,邻居之间还可以相互照应,比如有时邻居的同事朋友来访,但碰巧邻居不在,就可以让客人留下条子,或有什么事代为传达,不会耽误事。
珍惜社区活动的机会
“年轻人平时工作忙,与邻居间交流的机会少,应当珍惜社区里组织活动的机会,有时间还是多参加一些。”新园小区的袁小姐对记者说。
袁小姐说,现在人们对于邻里关系的理解和以前有较大的不同,特别是来自不同单位、不同职业的人居住在同一单元里,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生活空间和隐私,不可能像以前那样东家串串、西家走走,相互交往的机会很少。在这种情况下,社区可以多为居民提供交流的平台。
住在新园小区15号楼的张瑞云大娘是楼长,她所在的单元里年轻人不少,平时,自己通过各种机会与年轻人交流,对各家的情况了解得不少,谁家有困难,就帮着给解决。但张大娘对记者说,虽然自己和每一家都很熟,但年轻的邻居之间却并不熟悉。
希望年轻人多参与
“邻居节不光是老年人和孩子们的节日,希望更多的年轻人参与到邻居节活动中来,让邻居节充满朝气和活力。”四方区首届邻居节组委会一位工作人员对记者说。
年轻人不愿意参加邻居节,除了工作忙、没时间之外,还有什么原因?记者调查发现,一些年轻人认为目前邻居节的活动方式不适合自己。邻居节的活动多是趣味运动会、厨艺展示等,对年轻人的吸引力不大。他们希望从年轻人的实际出发,多安排一些更加丰富多彩的活动。记者芦智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