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沿黄地区多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十年九旱,历史上属严重缺水地区,20年来建成的770座平原水库,采取“蓄、引、调”相结合方式,有效地改善了我省沿黄地区资源性缺水现状,为保证黄河不断流和流域生态用水,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丰蓄枯用、冬蓄春用,科学引用黄河水”,是我省沿黄地区针对十年九旱
、黄河断流、弃水入海的基本水情,统筹考虑生产、生活、生态用水,解决黄河水时空分布不均,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一大创举。截至2004年底,我省共投资54.15亿元,建成平原水库770座,其中大型2座,中型45座,小型723座,总设计库容16.54亿立方米。
平原水库采取“蓄、引、调”相结合方式,为改善我省沿黄地区资源性缺水现状,保证黄河不断流和生态用水,提供了强有力支撑,有效解决了部分缺水区、高氟区、苦咸水区的生活用水。
山东省沿黄地区总人口3053万人,土地面积63148平方公里,均占全省人口和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一左右。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成为制约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平原水库建设坚持高标准施工、高效益运营,对保障工农业用水、扩大农业灌溉面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保证了维持黄河健康生命和改善环境的生态用水。上世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前期,我省境内黄河频繁断流,而汛期又有大量弃水入海。随着一大批平原水库建成、运行后,坚持“丰蓄枯用、冬蓄春用”,在时间和空间上优化配置黄河水,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一状况。2004年我省引蓄黄河水36.91亿立方米,其中春季引蓄黄河水24.44亿立方米,汛期和冬四月引蓄黄河水9.18亿立方米,占黄河全年来水量的16%,是历年平均引水量的一半。这种科学引用黄河水的策略,保证了黄河不断流,维持了黄河的健康生命。平原水库的建设,还为改善水库周边环境、防止水土流失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部分平原水库建设与河道整治相结合,建成了一大批集蓄水、防洪、观光、休闲于一体的亲水乐园,成为当地的景观工程。(记者 吴修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