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我市不断加强制度建设,从源头治理、生产加工、流通和消费等环节加强管理,构建起日益完善的食品安全网络。 要解决食品安全问题,首先要从源头抓起。我市从基地建设、质量认证、市场准入等方面均加大了监管力度。
狠抓无公害农产品生产
基地建设,充分发挥示范园区、产业基地、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使农产品标准化、产业化、组织化水平大幅提高。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市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100处,县级基地38处,总面积170多万亩。建设奶牛、肉鸡、生猪、肉羊标准化示范基地723处,标准生产车间(场)3004个。海产品养殖总面积达到6.6万亩,总产量达到1.1万吨,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走上了健康发展的轨道。 为加强农产品质量认证管理工作,我市组织成立了以高级农业技术专家为主体的“无公害农产品认定委员会”,先后认定了37处“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的90个“无公害农产品”,有22家企业的46种产品获得了国家绿色食品质量认证,5家企业的7个产品通过了农业部“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质量认证,为打造我市农业品牌,提升农产品质量水平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为使我市农产品质量监测形成网络、辐射全市,在抓点推面求普及的基础上,我们建立了蔬菜生产、动物疫病、水产品三个监测体系。目前,全市已设立蔬菜、粮油检测站(点)174个,动物疫病监控中心(站)65个。我市还推行了区域监管责任制,建立了食品加工企业质量卫生电子信息档案,加快了对米、面、油等生活调味品和常用食品的审查发证工作,先后受理企业申请159家,审核生产企业150家。
以培育绿色市场为载体,我市相继实行了合同约定、索证索票、检验检疫、封存销毁、质量追诉、责任追究等一系列市场整治制度,逐步健全了流通领域食品安全保障体系。全市大中型食品流通企业均建立了以“索证备案”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准入工程”,经营者坚持向供货商、生产商索取“四证”、“三书”、“二照”、“一票”,食品经营企业也逐步建立健全了质量管理机构、进货查验、健全台账、场厂挂钩、场地挂钩、协议备案等制度。全市有260多家大中型食品经营企业向消费者做出了食品经营质量承诺,增加了食品经营者的使命感、责任感及自律意识。同时,《关于加强流通领域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青岛市不合格商品退出市场暂行规定》等文件也相继出台,督促食品经营者严格自律,规范经营,杜绝食品安全隐患。
对不具备基本卫生条件的食品生产经营企业,我市坚决予以取缔,同时加快了食品卫生安全信用体系和信息化建设,建立健全学校食堂、餐饮单位食品卫生安全档案和食品卫生监管信用档案,全面实行了食品卫生管理员制度;在大型企业中推行良好生产规范和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技术,健全食品卫生安全质量保证体系;在学校食堂和餐饮业进行了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试点,目前已有40个星级宾馆、大型餐饮单位通过了省卫生厅的验收,被确认为A级单位。
尽管我市已构筑起日益完善的食品安全网络,但由于体制和机制等诸多原因,我市在食品安全方面依然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如,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隐患依然存在,食品掺假手段越来越隐蔽,检测难度增加,食品生产经营主体比较复杂,监管难度比较大,诚信建设、社会监督体系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等。
据悉,今后我市将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明确责任,完善食品安全综合监管机制和食品安全标准体系、检验监测体系。同时,加强农产品基础性建设,从源头上控制农产品污染,加强对餐饮业和食堂等消费环节的监管,进一步开展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清理整顿,强化企业诚信意识以及企业法人作为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责任,确保上市食品质量。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使食品信用体系、食品管理制度、食品信息披露、食品队伍建设取得更大实效,为消费者营造真正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刘锟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