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4月14日,青岛红领集团与国家体育总局正式签约,成为2005年至2008年三大国际赛事中国体育代表团的合作伙伴。这标志着山东省即墨市的品牌群建设取得了新突破,被国内外称为“即墨现象”。目前,即墨市已培育出中国驰名商标2个,中国名牌产品2个,国家绿色食品名牌7个,青岛市和山东省名牌产品
和著名商标15个,走在全国县级市的前列。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区域经济的优势逐渐表现为拥有名牌的优势,一个地区拥有的名牌数量也直接体现着该地区的经济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基于这一认识,近年来,即墨市按照“创特色、创品牌”的思路,大力实施名牌战略,坚持“提升壮大一批强势名牌、恢复挖掘一批传统名牌、扶植培育一批新兴牌”,使品牌经济步入了集群化发展的轨道。
“即墨现象”的形成,离不开企业主动的创新运作,更离不开政府为创造名牌、发展名牌所营造的一个良好环境。即墨市积极引导企业树立品牌意识,鼓励企业争创名牌,对获得青岛市级、省级和国家级名牌的民营企业分别给予5万元、10万元和50万元的奖励。2003年,“琴岛”牌电热毯成为即墨市第一个中国名牌。第二年,“即发”和“英派斯”双双成为中国驰名商标。
即墨市名牌企业增势强劲,名牌企业队伍不断扩大,先后引进和培育了创新科技、新同人电子、TCL白色家电、英派斯健身器材、东丽高档服装面料、金王集团等一大批国内外名牌企业。其中,仅注册资金过1000万元的企业达94家,企业集团发展到17家。金王集团每出口到欧美国家的3支小蜡烛,其利润相当于出口一台名牌冰箱的出口利润,平均每四个欧美家庭就有一件金王产品。去年,该企业的专利产品出口创汇6000多万美元,所创利税占总利税的50%以上。
除名牌产品和名牌企业外,即墨市还形成了一批名牌产业,从而也为创立和保持名牌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依托“中国针织名城”的品牌优势,即墨市的针织服装服饰产业聚集了100个服装品牌、2个中国名牌、1个中国驰名商标、6家世界500强企业投资的服装企业,去年规模以上针织服装服饰业完成增加值40.4亿元,占青岛市同行业增加值的40%。2004年,“即发”牌休闲装被亚洲合作对话第三次外长会议指定为专用服装;“红领”牌西装成为第28届奥运会中国代表团专用礼仪西服,并当选为“中国服装十大影响力品牌”。
创名牌不易,保名牌更难。即墨市注重引导知名品牌不断突破自我,向更高层次发展。即发集团继获得中国驰名商标后,去年又获得中国名牌称号。去年,完成销售收入30亿元,出口创汇2.4亿美元,综合实力名列全国同行业第一位。由哈工大投资1.5亿元的新同人电子项目,拥有10项自主知识产权,通过了世界最权威的德国TUV全球产品安全认证,已开始为中国一汽集团、上海徐浦大桥和北京奥运会主要场馆等国家重点企业和工程供货。同时,即墨市把销售收入亿元的重点企业作为争创名牌商标、名牌产品的重点对象加以引导和培育,促使其尽快成长为知名品牌。今年初,“即发”和“金王”品牌又入选“商务部重点培育和发展出口名牌”,“即墨热电、情暖万家”等5个品牌入选青岛品牌产品培育计划。(张正杰邹爱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