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市南区的国家“十五”课题《市南区基础教育面向现代化的探索研究》结题的一年。早在1996年,市南区政府就出台了《市南区基础教育面向现代化十年规划》,描绘了今后十年的市南区教育蓝图,紧接着又主持了国家“十五”课题《市南区基础教育面向现代化的探索研究》。由政府来主持区域教育的研究
,这在全国也不多见。政府将教育摆在了举足轻重的位置,重点研究,重点扶持,重点突破,这是市南区教育不断发展的奥秘所在。 培育优质教育,市南区注重软件、硬件同步发展,走一条品牌教育的内涵发展之路———“优质+均衡”。
均衡化:优质教育快速生长
教育现代化的标志之一就是优质教育。市南区厚重的文化积淀,孕育了江苏路小学、太平路小学、嘉峪关学校等在岛城乃至全国闻名的学校。为了充分发挥名学校、名校长、名教师的品牌作用,市南区教体局大力进行办学体制改革,尝试了多种办学模式,通过名校创办分校的形式,实现了办学主体多元化、办学模式多样化,使名校的优质教育资源不断“再生”。嘉峪关学校的分校———新世纪学校就是这样的产物。新世纪学校是市南区与国企联办的改制学校,该校借助并发挥嘉峪关学校的品牌和资源优势,用明天的眼光办今天的教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学校文化,赢得了社会和家长的广泛认可。
名校发挥“辐射”作用,是促进区域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一条捷径。市南区名校纷纷与普通学校“联姻”,嘉峪关学校、新世纪学校与北京路小学结成“联谊学校”;市实验小学、区实验二小、八大峡小学、莘县路小学举办“四校联手”教育交流活动,通过跨校集体备课、共同教研、教育论坛、课题研究等方式,实现校际间的优势互补、互学互助,促进了学校的共同发展和教师的专业发展,对市南教育均衡发展和整体提高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名校,也是名师聚集的地方。据统计,市南区共有19名青岛市学科带头人,名校中就有12人。如此大的名师比例,既是名校造就的结果,也将成为再造名校的宝贵资源。名师,是优质教育资源中最宝贵的组成部分,发挥名师的辐射作用是促进教师队伍整体提高的重要措施,也是教育服务社会、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有效手段。为此,市南区启动了“名师义教工程”,通过“春雨行动”发挥省特级教师的示范作用,通过“春蚕行动”,帮助薄弱教研组尽快提高,通过“春竹行动”,把教师无私的爱洒向每一个特困生的心田……为了深入开展名师义教活动,让优质教育资源服务社会,市南区教体局定期开展名师热线答疑、名师网上答疑、名师走进社区等活动,让名师与学生、家长面对面、心连心,指导学生学习,解答学生和家长的困惑。如今,“名师义教”已成为市南教师奉献社会的品牌。
信息化:现代化进程开始启动
在实施“优质教育战略”的同时,市南教体局抓住2008奥帆赛的机遇,实施了“迎奥运教育体育风景线”工程,加快教育现代化步伐,全面提升学校的现代化办学水平。如今,校舍一流、设施一流、场地一流的现代化学校———定陶路小学、贵州路小学,在西部老城区中分外抢眼,成为市南区西部的一道亮丽风景;在中部,新建市南区少儿体育中心近年将投入使用;在东部,新扩建基隆路小学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东部学校入学难”的问题……市南区先后投资6000万元新建、改建校舍、绿化校园、铺设塑胶跑道和人造草皮,全区教育设施条件和教学环境不断升级,全部学校达到市级标准化学校水平,现有省级规范化学校7所,数量居全市首位,各级规范化学校29所,占学校总数的88%。
教育信息化是现代化进程的引擎。为加快教育信息化步伐,市南区以“使市南区教育信息化走在全国的前列”为奋斗目标,从长远规划、从实际出发,尽可能地站在制高点上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早在2002年底,全区所有小学都建立了校园网,全部实现光纤联接,并与因特网联接,建成了市南区教育局域网,各学校校长室、教导处、教师办公室(或微机备课室)、微机教室、专用教室、学生教室全部联网,不但在全市率先实现了“校校通”和“班班通”,而且实现了“园园通”,完成了山东省“校校通”一期工程———天网建设工作,实现了全区小学均建立了计算机网络教室(百兆网)。3年来,市南区教体局投资1200余万元用于信息化建设,去年年底,全区教师计算机配备达到一人一机。
从2002年至今,市南区小学有56人次获得全国优质课评比一等奖,26人次获得全国二等奖,获得省市级奖励的100余人次。教师撰写的信息技术论文获得全国一等奖20篇,获得全国二、三等奖48篇;获得山东省一等奖90篇,二、三等奖240篇。市南教育信息网也荣获青岛市唯一的“山东省教育网站评比”教育部门网站一等奖。
网络化:学习方式从此改变
在教育信息化的今天,教育技术的迅猛发展直接影响到教育的方方面面,一种崭新的学习方式正在到来。
在教师继续教育方面,市南区教体局已尝试网上虚拟培训,通过论坛进行了“教师专业发展大家谈”活动,在线教师达到了400余人。此外,市南区还开设学员论坛、教育管理、校本研究、经典诵读、班主任论坛、教师心理健康热线等专业论坛,通过“在线学习+行动实践+网上交流”的培训形式,提高了教师的专业素养。一年来,网络承载了无数条教育信息、无数种教学研究成果的传递,在学科网络研讨中,展示了网络面前人人平等、人人有机会的优势,教师们畅所欲言,交流的面更广了,而文字性的交流方式促使教师强化了理论分析,激发教师养成听、看、实践后理性反思的教学研究习惯。同时节省了教师宝贵的时间,保证学校的教学秩序。自网络开通以来发布新闻、专题研究、教学设计等内容将近700余篇,网上教研几十余次,新闻点击率达到61000多次。目前,市南区教育中心正在酝酿建立网上虚拟学习社区。
教学渠道的多元化和对教学质量的新型追求,使得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更加充分的经历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的全面生长,获得知识、技能、能力、个性品质的全面提高和发展。本报记者刘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