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3月1日刊登的这篇文章。 |
丁闻天,莱阳卫生学校一年
级学生,在上了中专后第一个寒假即将结束的时候,幡然醒悟以前的任性无知,返校前,给家中父母留下一封忏悔信。
3月1日,本报以《开学前女儿留下忏悔书》为题刊发了这封信。4月10日,中央电视台根据本报报道,将丁闻天和她的妈妈邀请到北京,在少儿频道的《成长在线》演播大厅里,录制了一期以青春期叛逆为主题的谈话节目。
这是丁闻天第一次到北京。她紧张而又兴奋,在录制完节目后,对父母的爱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于是,她将自己的北京之行记录了下来。
我从来没想过,自己的一封信会引起社会这么大的反响。先是上了《青岛晚报》,此后又引起央视的关注,直到现在我还不大敢相信。
4月9日,我们来到了祖国的首都北京。一住进央视给安排的宾馆后,我和爸爸妈妈就直奔天安门,终于见到了我从小以来心中的圣地,心情十分激动!接着,我们又瞻仰了毛主席纪念堂,游览了故宫、王府井、西单等地,真正地感觉到了首都的魅力。
4月10日,我们进了央视的演播大厅,现场坐满了观众,他们是来自北京市卫生学校的学生、老师和家长。碰到那么多相同年龄、相同行业学校的学生,自己的紧张感消除了一大半。节目中,我先悔过了自己上初中时的一些叛逆行为,如上网玩、爱逛街、不按时回家等,并与现场同学交流了青春期孩子的心理、亲情等问题,这才发现,原来很多同学心中都有过这么一段经历,关键是看怎么克服和转化。节目中,妈妈也说了自己的看法,并回答了同学们的提问,现场气氛很热烈。最后,主持人又请上了教育专家李国琴女士,谈了她的一些见解,以及怎样面对和处理青春期问题。节目在我的一首《烛光里的妈妈》中结束了,烛光照耀,我对父母的爱理解得更加深刻了。
从北京回到学校后,我没有了悔恨的感觉,我只感觉到了一份责任,我走出了青春的沼泽地,不会再让父母担心了,将来,我一定以自己的实际表现,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巩合生
盖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