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家住城北昭青苑的张女士忙完家务活后,在家习惯地打开电脑登陆QQ,发现儿子洋洋(化名)早已在网上等候了。两人像往常一样,立刻开始了QQ对话。原来,张女士的儿子在外地上大学,因为迷恋上网而又不听父母的劝告,煞费苦心的张女士便冒充网友跟他聊天,通过交谈,张女士不仅掌握了儿子的一举一动,还适时
地引导和教育了儿子。至今,儿子还不知道那个网名叫“红粉春水东流去”的网友就是自己的母亲!
儿子迷网母亲决定隐身教育
昨日上午,记者在张女士家书房看到,她正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脑显示屏,熟练地敲击着键盘,一行行字符不断从屏幕上滚出。张女士告诉记者,今年春节,儿子洋洋一放假回家,就整天躲在书房内上网不肯出来,有时还上到深更半夜。“这样下去肯定要累垮身体的!”张女士心疼了,她一次次劝戒儿子,可洋洋总是一笑了之,就是不肯下线。
张女士看到,儿子玩的电脑上有个小框框,很多彩色头像在里头来回晃动,洋洋玩到高兴时还手舞足蹈,大喊过瘾。就那么一台电脑,咋会有那么大魔力呢?后来,张女士到单位向几个年轻人请教后,才弄清儿子登录的那个叫QQ。这下让张女士更加忧心了:孩子上大学不在身边,他到底学到了什么东西?每天究竟在干什么?张女士决定与儿子彻底交换一下思想,可洋洋始终不肯配合。面对要强的儿子,张女士最终作出一个惊人计划:迅速学会五笔打字法,登陆QQ教育并引导儿子。为了尽快拿下这一目标,张女士每天回家就练打字,往往一坐就坐到凌晨一两点。
拟个好网名母亲上网“勾”住儿子
功夫不负有心人,两个月一晃过去了,张女士打字的速度进步得很快,已基本达到可以上网聊天了。第一次登陆QQ聊天室,张女士顿时感觉眼花缭乱,因为里面网友太多了,尽管她一再向对方频频示好,可人家就是不理不睬。张女士再次请教单位里的年轻人,才知道上网得取个前卫点儿的名字,否则,网友会因网名太俗拒绝邀请。
起初,已经快40岁的张女士给自己拟了个“大家闺秀”的网名,进入QQ后见没人搭理,又改名“孤独女孩”、“风儿飘飘”,但仍然没有多少人理睬。张女士说,这些名字在她平常看来令人作呕,但为了教育儿子她不得不这样做。想到洋洋毕竟有些文学功底,最后张女士根据古诗拟了个“红粉春水东流去”的网名。随后,张女士又顺着洋洋在家上网的痕迹查到了他的QQ号,并将其列为好友。这个网名果然奏效,她很快就成了洋洋的网友。
老公上阵夫妻联手为儿现场答疑
为了不让洋洋在网上看出破绽,张女士还把从网上学到词汇统统记录下来,以方便和儿子交流。比如,想让对方说话,就多打几个“???”,“再见”就说“886”,“妹妹”就是“MM”,“哥哥”就是“GG”,“喜欢”就说“稀饭”等等。张女士称,她和洋洋聊上后,收获不小,洋洋从日常生活到学习情况、从娱乐活动到未来打算、从同学友谊到爱情婚姻,都向张女士和盘托出,真让张女士有点儿受宠若惊。而根据儿子的情况,张女士适时进行引导。
如今,上网与儿子聊天已成了她每天下班后的必修课。为了从正面引导洋洋,张女士的丈夫王先生已成了她的军师,一有空就守在她面前,对儿子提出的问题,两人往往立刻研究现场解答。“我现在最担心的就是被儿子识破,怕他一时无法接受这个现实!”张女士无奈地说,上网能让她了解儿子真实情况,她还是打算用这种方式和儿子交流下去。
社会专家这种方式值得肯定和借鉴
张女士冒充网友与儿子聊天的做法是否可取?昨日下午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市民,发现绝大多数人对张女士的行为都表示理解和支持,但也有市民对此表示反对,认为张女士以此关爱儿子固然可嘉,但却侵犯了洋洋隐私权,属于不道德行为。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副所长胡光伟闻听此事却深感欣慰。他称,教育界一再提倡家长“蹲”下来与子女讲话,与子女交朋友,张女士利用QQ与儿子聊天,实际上就是对这一倡导的最好诠释,并不存在对洋洋的欺骗。另外,网络本身就是虚拟的,张女士只是和其他网友一样,在网上仅仅隐去了自己真实情况,这也是网络要求的使然。相反,张女士用这种方式引导儿子,她的面具即使哪一天被儿子揭穿,相信洋洋也会理解她的一番苦心。父母爱子女是无微不至的,胡光伟希望其他家长借鉴这种做法。(记者
王仁刚 摄影 谭曦)
责任编辑 原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