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17日在北京揭晓。上榜名单中,最“古老”的河北易县北福地史前遗址和最“年轻”的四川绵竹剑南春酒坊遗址之间,相隔近8000年。此间专家认为,同以往历届“十大发现”一样,这些重大的考古成果将改变它们所在城市和地区的未来。
评选历时两天,22个入围遗址的考古领队云集北
京,逐一向这个领域的顶级专家组成的评审委员会展示发掘成果。在每个考古队简明的汇报背后都有着一段传奇的发掘经历。
记者从评审现场获悉,不少入围项目都是考古工作人员从盖楼筑路、建设开发区等国家重点工程或城市基本建设工地中“抢救”出来的。在专业语汇里,以这种方式进行的考古发掘,叫做“抢救性发掘”。
在此次入选的“十大发现”中,“抢救性发掘”保存下来的遗址有5个:江苏无锡鸿山越国贵族墓葬、辽宁省朝阳十六国三燕龙城宫城南门遗址、广东广州大学城南汉二陵、浙江杭州严官巷南宋临安城御街遗址、四川绵竹城关镇剑南春酒坊遗址。
中国是五千年的文明古国,地下遗存难以计数。根据中国的相关法律,一个地区在进行基本建设项目时必须进行考古调查、发掘,如果发现文物,基本建设必须停工或修改方案为保护文物让路。
“如果不是抢救性发掘,无锡鸿山越国贵族墓葬很可能已经被推土机碾平、被开发区的高楼大厦覆盖了。”江苏省南京市博物院文物考古所所长张敏说。江苏无锡鸿山越国贵族墓葬在当选“十大发现”之前,就以其戏剧性的发掘过程在社会上引起轰动。据张敏介绍,这个墓葬是因鸿山镇要建设开发区而发现的。考古工作人员在域内的15座土墩中发现了7处墓葬,共出土2000余件随葬品,包括500多件古越国乐器,堪称中国最大的地下音乐宝库。
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本次“十大发现”评委会主席徐苹芳说:“在基本建设项目开始之前进行考古发掘是一个在法律法规保障下的‘规定动作’,其结果不仅往往改变建设项目的计划,甚至有时会改变它的性质。”张敏透露,为了让越国贵族墓葬遗址和文物得到妥善保护和适当展示,江苏省目前正在组织专家制定相关的保护规划,原先的开发区用地将变为文物保护用地,成为人们鉴赏古越国历史文化的窗口。
江苏无锡鸿山越国贵族墓葬仅仅是中国众多考古发掘项目的一个缩影。据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司考古处处长李培松介绍,2004年,国家文物局共批准了考古发掘项目600余项,其中配合基本建设的近80%。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正式立项的考古发掘项目中有80%都是配合基本建设的。
另一处入选“十大发现”的广州大学城南汉二陵也见证了“抢救性发掘”的重要性。2004年,在广州大学城小榖围岛的建设工地,沉睡了1000多年的德陵、康陵突然惊现于推土机轮前,广州市政府立即表示:修改规划、增加投资,不遗余力保护遗址。于是,投资120亿元的大学城在规划上做了较大调整,南汉王朝两位皇帝灵寝得到了保护和展示,与大学城中的其他现代化设施相映成趣。
这些考古发掘不仅改变了所在地区的未来面貌,而且也使遗址本身受益。有些遗址很快被公布为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面临的破坏和各种威胁得到遏制;有些遗址在被合理地开发和展示出来,成为拉动旅游和进行科普的园地。
不过,徐苹芳指出,在经济建设中,一些利益驱动下的短视行为使很多“抢救性发掘”不能及时进行,各地不时传出基本建设项目破坏遗址、破坏文物的消息。2005年1月底,宁夏一起动用挖掘机大规模毁坏长城遗迹垫土方的事件被曝光,考古学界痛心疾首。3月,陕西省铜川市一小区又在开发建设中拒不进行考古勘探,发现古墓后置文物保护部门的停工通知于不顾,致使20余座古墓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徐苹芳说:“所以,我们要把‘十大发现’的评选活动一直办下去,这不仅使参评遗址本身得到更好的保护,而且可以通过它们的示范力量推动全国的考古发掘工作,也可以借助舆论力量逐步提高整个民族保护文物的觉悟。”新华社记者刘畅
全晓书 桂娟(完)
责任编辑 原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