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门票大幅涨价之风正掠过大半个中国。有意思的是,准备涨价的景点都开了听证会。更有意思的是,但凡开过听证会的地方,都顺利通过了涨价方案
●争相涨价并不仅仅是听证会走过场的结果,而是我们仅仅注重了决策程序上的民主。到最后,明知结果不合理,却没有人或部门承担
起该承担的责任,勇敢地站出来说不
春光三月,正是远足的好时节。但翻开报纸却吓了一跳,因为随处可见景点门票已经或即将大幅涨价的消息。
据说,这股景点门票涨价之风始于去年底,北京的故宫博物院等6个世界文化遗产同时要求提价。而现在,此风已经掠过大半个中国。继张家界风景区宣布4月中旬起涨价后,黄山、九寨沟和黄龙景区几乎不约而同地发出公告,称将对相关景区门票价格举行听证会,酝酿中的票价涨幅均在50%左右。
有意思的是,准备涨价的景点都开了听证会。更有意思的是,但凡开过听证会的地方,都顺利通过了涨价方案。
现在似乎谁都明白,听证会是个不能绕过的程序。但至于开成什么样子,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选择听证会方式根本目的在于公开公平地倾听并体现广大群众的意见,是充分尊重处于弱势地位消费者的权益。但现在的问题是,参与景点门票涨价听证会的大多是利益中人,而在涨价中可能受影响最大的外地游客,则基本没有表述意见的机会。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样的听证会就成了形式与摆设。
于是,就有人提出,当前最迫切的是完善听证会的制度建设。事实上,目前国内的很多听证会由于缺乏统一的听证规范,听证会走样的事层出不穷。而且,有关方面在公布方案时也没有任何说明性材料,不做任何说理性解释。这既影响了听证的诚意,更损害了听证的公信力。
目前的舆论炮火大多指向听证会。但问题是,板子是否应完全打在走样的听证会身上?眼下,从名义上看,国家是旅游区的最终所有者,虽然它只是一个抽象的所有者,但是这已经充分表明国家在法律上明确拥有旅游区的所有权。而在现实中,地方各级政府代表国家来行使它的所有权。
有人提出,对于这些稀缺性的旅游资源,地方物价部门和旅游主管部门是无权作出是否涨价的决定的,应该由国家来统一规定。原因很简单,这些不可再生资源与游乐场等可再生的人工景点不同,受到地方财政收入和地方保护主义的影响,定价可能会对游客不公平。但现在,这些该承担起来的责任,似乎出现了责任人缺位。
值得注意的是,现在要求涨价的景点,大多头上顶着一块世界文化遗产的牌子。它们的涨价理由是,要弥补保护资金缺口,限制超负荷的参观客流。但这些理由同样是不成立的。比如,美国的大峡谷也是世界自然遗产,他们也限制参观者数量,但不靠门票涨价;法国卢浮宫门票价格不高,但每天的门票限量发售。类似限制参观者的做法在世界上很多景点都能看得到。
说到底,作为公益性场所,这些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修缮,应该由政府投入。而靠门票涨价多收钱来提高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水平,其实只是当地的利益圈子打出的幌子。
从这个角度看,景点门票争相涨价,并不仅仅是听证会走过场的结果,而是我们仅仅注重了决策程序上的民主,并把所有责任都推给这个过程。到最后,明知结果不合理,却没有人或部门承担起该承担的责任,勇敢地站出来说不。(《华东新闻》
2005年03月22日 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