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之美,美在海,美在山,更美在城市建筑。优美的城市建筑早已蜚声中外,素有“世界建筑博览会”之誉。在众多不同建筑风格中,最富艺术魅力的当属迎宾馆。
迎
宾馆座落在风景如画的信号山南坡, 是一座具有欧洲皇家风苑的德国古堡式建筑。它原是德国驻胶澳总督的官邸,俗称“提督楼”,
因建筑材料大量采用青岛优质花岗岩,故又称“石头楼”。
迎宾馆由德国建筑师垃查鲁维茨设计,于1903年始建,1908年告竣,历时近6年。 此楼占地面积4000余平方米,建筑高度30米,耗资100万马克。
此楼设计十分精美别致,那不对称的平面,粗重的花岗岩,高坡度的楼顶,厚厚的墙身,窄小的窗户,都是德国建筑特有的风格。楼上的凉台均建于南侧,楼门开于西侧,从而形成外观舒展优美,粗犷华贵的德国建筑风格。
楼内的装修异常豪华。楼分四层,底层为半地下房间,原为仆从及膳食用房。 由西门进入即到二楼,有过门厅、中厅、会议厅、会客厅、跳舞厅等。
三楼为总督卧室和办公之处。四楼有部分卧室和其他用房。房间内部装潢陈设富丽堂皇,
地板都拼为人字形,护墙板上都有精细的雕刻。五颜六色的吊灯和壁灯,造型各异。室内壁灯上镶有各种颜色的玉石,闪闪发光。 卧室内的墙面皆用淡雅的绫子裱糊。
楼内附属物很多,室内建有喷水养鱼池及饲养鸽子和猴子的地方。 为了保证安全,周围建有地堡和通讯地堡, 并在信号山东麓建了一处马厩(现马厩已被拆除)。
大楼建成后,成为历任胶澳总督的官邸。1914年日本取代德国强占青岛后,“提督楼”成为日本守备军司令部的官邸。
1922年我国收回青岛后,又成为胶澳商埠督办的官邸。
1925年被胶东护军使毕庶澄占用。1927年毕在上海镇压工人运动不力被张宗昌处死。此后,提督楼才开始改为专门接待宾客之用, 并于1934年正式定名为“迎宾馆”。
迎宾馆与国内外军政要员结下了不懈之缘,国民党的韩复榘、汪精卫、 周佛海和蒋经国曾先后下榻于此。青岛解放后,
迎宾馆成为青岛市人民政府接待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国际友人和贵宾的主要场所。毛泽东、林彪、 陈云曾先后下榻于此。越南国家主席胡志明,阿尔巴尼亚国家主席领导人谢胡,
柬埔寨国家元首西哈努克亲王,澳大利亚总理希尔都曾先后下榻于此。 1999年5月1日经全面恢复整修后,青岛市政府决定将其定为新的博物馆和旅游新景点。
青岛迎宾馆栉风沐雨已近百年。百年风雨荣辱共沾,即浸透着历史的苦涩,也闪耀着时代的辉煌。然而,作为极为珍贵的建筑艺术品,她将在青岛建筑史上留下最辉煌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