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快报显示:2004年商品房和商品住宅平均销售价格涨幅首次突破两位数,首次超过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和物价上涨指数。房价涨幅为七年来最高。
持续走高的房价,不仅牵动着百姓的神经,也引起专家学者、政府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究竟是
哪些因素推动着房价的上涨?房地产市场到底怎么了?是健康发展还是泡沫严重?房价是要进一步上涨还是要适度调整?房地产价格问题成为目前人们讨论的一个热点。
房地产价格虚高众所周知,但是房地产商有着自己的生存逻辑,而且从房地产兴起的那一天就开始了,黑幕层出不穷,生生不息……
业内揭秘:中国地产业“黑幕”重重
成本1.2万售价却达3.8万 银行行长揭地产黑幕
朝阳区某楼盘商铺综合成本每平方米1.2万元,售价却高达3.8万元———虽然去年本市土地供应总量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出现“井喷”,但因为6个方面的原因,致使从“土地”变成“楼盘”的有效供应骤减,而在需求保持旺盛的情况下,阶段性“供不应求”致使北京各个区域的房价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包括政府有关负责人、开发商、房地产业内人士、金融界人士、普通老百姓等在内的社会各界纷纷通过各种渠道发表自己的观点。
耗资上亿一人买49套房 开发商虚拟合同抬高房价
一人花1亿元买了49套房,却根本找不到神秘购房人。最近,上海市七家楼盘的开发商涉嫌欺诈,被上海市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开出了处罚通知。七家楼盘位置都不错,按理说,只要开盘,个个都会热销。但上个月,接到房产局的处罚通知后,它们被要求暂停销售。揭秘:开发商虚拟合同抬高房价。
中行自揭被骗大案 北京一明星楼盘骗贷6亿
京城东部二环内黄金地段一个名为森豪公寓的楼盘,因为一起被中国银行自揭伤疤的骗贷案,成为近期的明星楼盘。针对这起在两年多以前就被发现、实际作案时间已超过4年、但近期才被媒体曝光并穷追不舍的假按揭骗贷案,牵出了商业银行防范骗贷风险的老话题,更引出了走向改制的商业银行如何编织内控防护网、房地产业会否被殃及池鱼的新问题。
假按揭普遍存在 中行6亿骗贷案只是冰山一角
因为媒体提前曝光,中国银行2日匆匆公布了北京“森豪公寓”6.45亿元虚假按揭骗贷大案。这件假按揭案值之大,令人乍舌,但业内人士和专家却坦言,假按揭普遍存在,在房地产业早就不是秘密,此次中行案件只不过是冰山一角。
中国地产业的“绝对”黑幕
数字说话:京粤沪房价升幅比较
北京:3.7%
北京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04年北京市房地产市场供需两旺,进入9月份以后,商品房销售价格达到7年来最高。统计显示,2004年北京市房屋销售价格总水平比2003年上涨3.7%,涨幅提高了3.4个百分点。全年商品房销售价格呈逐季上升之势,其中第4季度上涨6.3%,达到7年来最高。
北京市统计局最新公布,2005年一季度,北京市房屋销售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6.5%,其中,商品房、住宅和二手房销售价格同比分别上涨6.5%、7.2%和6.6%。普通住宅和高档住宅的销售价格同比分别上涨8%和8.9%。
广州:18%
2004年广州市一手住宅交易均价4618元/平方米,较之2003年的3888元/平方米的价格,升幅达18%,成为7年来一手住宅房价首次回升的拐点。数据显示,较之2003年广州市全市十区房屋成交量1638.87万平方米,去年增长超过330万平方米,其中一手商品房交易面积为1121.9万平方米,交易金额为560.2亿元,同比增长7.2%和26.2%;二手房交易面积为847.2万平方米,交易金额为229.5亿元,同比增长43%和43.4%。一手住宅成交均价为4618元/平方米,较之2003年的3888元/平方米的均价,升幅为18.7%。
上海:14.6%
上海市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尽管去年上海房地产价格涨势逐步趋缓,但按可比口径计算,住宅商品房价格水准比上年上涨14.6%,每平方米销售均价已达6385元。在上海整体房价上涨的大势之中,不同区域的商品房销售价格涨幅快慢不一,局部地区的房价上涨过快。2004年上海市中心内环线以内房价涨幅达27.5%。房地产市场求大于供仍然是造成上海房价快速增长的重要原因。
是谁在推动房价上涨? 看不见的第五只手
来自国家统计局的统计快报显示,2004年商品房和商品住宅平均销售价格涨幅首次突破两位数,首次超过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和物价上涨指数。房价涨幅为2000年以来最高。持续走高的房价,不仅牵动着百姓的神经,也引起专家学者、政府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究竟是哪些因素推动着房价的上涨,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从数据判断,4只手在发力,显而易见。
第一只手是不合理的市场供应结构。
第二只手是商品房开发建设成本增加。
第三只手是部分地区供求总量失衡。
第四只手是部分地区投资和投机性购房需求增长过快。
业界观察:抑制房价上涨还需政府出招
抑制高房价 政府新一轮房价调控启动在即
路走高的房价,不仅成为百姓生活不堪承受之重,也引起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调整商业银行自营性个人住房信贷政策和超额准备金率,发出了抑制高房价的信号,而央行的房贷新政策仅仅是政府宏观调控的一种手段,种种迹象显示,抑制房价涨幅过快,政府要打“组合拳”。
招数一:增加中低价房供应
招数二:“严打”开发商囤积土地行为
招数三:税收政策打击炒房投机风
招数四:房价上涨控制不力官员“问责”
抑制房价上涨政府出招 银行调高个人住房贷款
3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调高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其中,商贷上调幅度在0.07至0.32个百分点,个人住房贷款公积金利率上调0.18个百分点。据称此举旨在抑制房价上涨。
面对持续上涨的房价,房地产商与政府有关部门说法不一。有房地产商将房价上涨归因于政府实行的土地公开招标拍卖挂牌出让政策,进而抛出了“地荒”说。而有关政府部门则正面回击了这一说法,披露了某些开发商囤积土地的实情。
社科院报告: 房价增幅趋缓 房贷利率可能再上调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多家单位的学者共同完成的《2005年房地产蓝皮书:中国房地产发展报告No.2》,报告对2005年我国房地产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蓝皮书认为,2005年房地产市场的需求将持续旺盛。但供求关系偏紧的局面很难改变。由于政策变动对市场预期(供给减少)的影响随着时间减弱,市场经济自身的价格调整,特别是政府将采取措施抑制房价的增长等原因,预期2005年房价增幅将趋缓。
本想“大庇天下寒士” 房贷新政:百姓看不懂
3月16日,央行突如其来的一纸规定,实行多年的住房贷款优惠利率即被取消。新出台的规定就是为了打击利用银行资金进行“炒房”的投机而设,但为何这个本以实现“大庇天下”为目的的房贷新政,却引来百姓们的诸多责难?住房问题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安居乐业,一个与住房有关的好政策出台,是政府采取综合措施,引导居民住房消费、控制不合理需求的第一步。如果这一步让百姓看不懂,得不到大家的理解和支持,就很难称其为好。
越炒越热:各地纷纷支招 打击遏制“炒楼”
上海对投机炒房下“猛药” 还清贷款方能过户
上海对投机炒房下“猛药”,从4月6日起,房屋“转按揭”上下家手续停止并办,上家必须还清贷款后,才能办理产权转移,意味着“转按揭”实际已经“叫停”。这一举措,对于利用银行“转按揭”实施炒房的投机行为,将是重大打击。。
香港专家支招防止房地产过热 税收抑制“炒楼”
最近,面对国内一些地方房地产过热的情况,中央发出了严控过热房地产“泡沫”和过高房价的强劲信号。但是正如央行行长周小川日前在提到房贷新政时表示的那样,对于中国政府来说,如何调控房地产这样一个新兴市场,防止出现房地产泡沫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一些香港的有关专家,建议用税收抑制“炒楼”。
深圳市长收到短信虚假广告 开始打击房地产炒作
不久前,李鸿忠的手机收到一则短信,短信内容是一个名叫“英达利科技园”的楼盘自称是“政府挂牌”。但是,谁也没想到的是,这条不惹眼的短信竟然成了深圳打击“炒楼”风暴的导火索———4月1日,深圳房地产广告专项整顿行动在全市展开;昨天,市国土部门开始“重拳”打击房地产炒作,在全市各大媒体发布了《关于规范深圳市房地产市场秩序严禁非法炒卖房地产的通告》。杭州遏制过度“炒房”经济适用房比例不低于50%
今后,杭州新投放市场的住宅建设用地中,用于建经济适用房的比例将不低于50%;对二手房交易将恢复征收20%税率的个人所得税;商品房销售将逐步试行按套内建筑面积计价,增加透明度,保护消费者利益。从杭州市政府获悉,该市将出台一系列针对性极强的措施,保障中低收入群众的住房需求,遏制过度“炒房"等不良现象,多管齐下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
上海:暴利时代终结 政府10大政策平稳房价
2005年第一季度刚刚过去,政府调控楼市的组合拳已频频显威。据信义不动产研究中心统计,今年对楼市有影响的调控措施主要有10大政策。其负责人认为,投资人对于目前的政策应该得到的讯号是:政府要的是楼市长期稳定的健康发展,决非短期的快速上扬。资金承受能力有限,把赌注压在炒卖房地产发财的投资人今年需要谨慎了。
天津土地供应执行新政策 八措施破解供需矛盾
2005年天津市的土地供应计划执行新的土地政策,所有的土地必须经过收购储备,然后推向市场。为了保证土地供应的实效性和对交易市场和房价的稳定作用,将在科学的市场调研基础上量入而出、量出而入,即通过土地整理中心和土地交易中心一进一出、一出一进,实现土地进出与市场对接、土地供应结构类别与市场对接。
媒体视点:究竟谁能对“炒房”叫停
中华工商时报:房贷新政是否嫌贫爱富?
3月17日,央行一纸规定取消了商业银行自营性个人住房信贷优惠利率,同时授权对房地产价格上涨过快的城市或地区,首付款比例可由现行的20%提高到30%。一句话,购房者再要通过银行贷款买房,成本提高了。
这是央行一年之内第二次提高房贷利率,又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央行公开的表态,是要通过此举打击炒房者,从而平抑房价,最终让真正需要购房的消费者得到实惠。但是,笔者对此的判断是:这样的初衷不但不能达到目的,反而为已经越涨越高的房价又烧了一把火。
文汇报: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
房地产业发展对于上海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影响很大,因此,特别需要悉心维护。最近,央行出台了新的房贷政策;上海市政府提出了四个方面举措,包括合理规范投资行为、继续完善网上备案制度、完善信息服务平台和提高市场透明度,目的是为了维护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保护正当购房需求,抑制投机炒作。
南方日报:房地产税会加重居民负担吗?
我国房地产税虽然也主要属于地方税体系,但并没有构成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其原因并不复杂,一是目前房地产税收体系的设置已经落后于房地产市场发展的状况,许多可以征收的税目还没有开征(典型的就是房地产保有税);二是地方政府从土地出让和房地产各种收费项目中获得的财政收入远远大于从房地产税收中所获得的收入。因此,“明租、正税、清费”将是房地产税费改革的基本方向。
工人日报:泡沫政绩为房价推波助澜
面对新一轮质疑房价虚高的舆论声浪,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第一次表现出缄默不语的低调姿态。从地方政府和行业部门的自身利益考虑,拒绝承认房价虚高显然是意料中的事情。房地产金融研究学者尹中立直言,“中国的房地产泡沫与国外不同,是地方政府主导下的房地产价格上涨”。另一位打压房价的领军人物易宪容博士更是鲜明地认为,地方政府通过自己掌控的土地垄断、政策指引及舆论导向,制造了房地产价格只涨不跌的价格预期,成为高房价最坚定也最有力的支撑者。
百姓声音:高房价还能走多久
抑制房价的“组合拳”别打在棉花上
面对一路走高的房价,民众苦不堪言。为抑制房价涨幅过快现象,政府要打“组合拳”。媒体4月5日报道的这则消息,让群众看到了居者有其屋的希望。如何预期“组合拳”的成效?能否招架推动房价上涨的“五只手”,是个试金石。
人心浮动炒家撤离 高房价还能走多久
过高的房价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也成为了今年两会代表议论的热点之一。房价之所以受到社会这样大的关注,主要是住房、房价关系到每一个居民切身利益和日常生活。
住房既是必需品又是奢侈品。住房像穿衣一样,每一个人都必须有房住,而不管档次高低,这是它必需品的属性;而豪华别墅对于普通人来说确实是奢侈品。但是,目前,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却被人为地严重扭曲了,房价高的离谱,泡沫越吹越大。一边是普通老百姓面对必需品的高房价而望房兴叹,一筹莫展;一边是某些房地产商大放房地产上涨信号,主观上想赚取更多暴利,客观上有把房地产推向崩溃边沿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