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平度职教中心双元制项目第六阶段签字仪式在青岛举行。 签字仪式上,记者采访了基金会中国区主席维尔克先生,听这位目睹平度职教中心双元制项目“长大”的长者诠释他对职业教育的理解。这个项目已经15岁了。迄今为止,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已为该项目无偿注入600
余万欧元,中方投入5000多万元人民币,为社会培养2.6万毕业生,面向全国培训职教管理干部和师资5000余人次,面向社会组织行业培训1.2万余人次,全国30个省市6万余人次前来参观考察,成为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在华建立最晚、发展最快、规模最大的明星项目。 抉择一:新模型与旧机器
一个崭新的模型外面还罩有一个漂亮的玻璃柜子,一群学生站在柜子前,听老师讲述模型的构造。这一场景是我们学校的寻常之事。可是德国的学校却迥然不同,他们会为学生提供一些旧机器,让他们拿着钳子、扳手拆装。维尔克说,在资金有限的条件下,显然后者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可他无法理解为什么那么多中国学校选择前者。
实践性强是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主要特征。德国职业学校每班只有十五六个人,而中国最小的班级也有32个人。这使得国内职业教育课堂上常常是5名学生操作一台机器,1个人操作,其他4个人看。虽然目前国内许多职业学校正在加大力度弥补这一教育缺憾,但是与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还有一段距离。
抉择二:参与者与旁观者
德国双元制的核心部分就是企业是职业教育的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因为德国企业普遍认为投向职业教育是对未来投资。维尔克说,双元制职业教育形式下企业广泛地参与其中,学生大部分时间在企业进行实践操作技能培训,而且所接受的是企业目前使用的设备和技术,培训多是以生产性劳动的方式进行,从而减少了费用并提高了学习的目的性,这样有利于学生在培训结束后随即投入工作。
而目前国内的情形却有些出入,政府部门、企业已然意识到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可是社会却没有给予足够的认可,尤其是在农村这一现象更为严重。更多时候,职业学校自己担当起教育的全部重担,为给学生寻找实习企业而四处求人。相当数量的学生因为缺乏实习的场所,从学校的车间培训后毕业。应该说,唤醒企业的人才意识是提升职业教育水平的必由之路。
抉择三:文凭与能力
在一次平度职教中心果品专业师资培训中,老师在收集被培训者的简历时,却发现他们中还有体育老师、会计之类的非专业人士。原来他们的参与主要是想获得一张证书。德国的职教老师多是实践经验丰富的人,平度职业教育中心汉斯·赛德尔基金会项目经理努贝格·西蒙在成为教师前先是农民,然后到职业学校进修,又做农民,再到大学学习。在德国,能力远远胜过文凭早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维尔克认为能力与文凭的差异是一种观念的差异,这种现象不仅在教师群体内出现,就是在学生心中影响同样深远。他说,一次他到学生实习的车间中,看到工人满手油污地在干活,而学生却在袖手旁观。当他问及原因时,学生回答自己是来拿文凭的,不是来干活的。
双元制职业教育的“给养”支撑了德国工业的发达,如何将其更好地嫁接至我们的教育之中,这需要社会诸多方面的支撑与合作。本报记者刘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