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魏 在获奖这件事情上千万不可较真。
比如面对新近推出的中国电视节目榜榜单,我们大可为赵忠祥的扬眉吐气、苦尽甘来欢欣鼓舞,也可以为因压力过大而患上失眠症的李咏与赵老师齐名列入“最有价值”之列而大呼“值得”,但是,至于窦文涛缘
何也能够列入“15年来最有价值”名录;始终都在主持娱乐节目的李咏为何能够一跃升为年度节目主持人,而他的娱乐节目又并不在最佳之列(难道只为让位于地方台的一位新人);获得最佳财经节目主持人的既然是沈冰,那么此前“央视经济女性”的评选中胜出的为何又是小丫?还是不要深究的好,因为公允和平衡有时的确是很难两全的,此种类型的奖,从某种程度上说也不过是个体的私人化的荣誉而已,与公众何干。 不过还有一种类型的“奖”得另当别论,比如刚刚公布了提名名单的华语音乐传媒大奖,与公众却休戚相关。因为类似的奖名目太多,一年之中总要颁上个七回八次,明星秀的成分便多过了奖的分量,个体的荣誉遂显次要,但缺少了看客,这类“奖”便就丧失了称之为奖的意义。
将周杰伦与刀郎的音乐作品放到一起加以
比量算得上是最令人啼笑皆非的关于“奖”的炒作了,这极其类似煞有介事地要将崔健的新曲风与西方正宗的HIP—HOP加以比照的伪
乐迷,他们甚至数着字数以确定崔健的RAP水准,实际二者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
我已经忍不住要看甘愿在此间做出自我牺牲的一方的笑话了,如果不出意外的话,牺牲者非刀郎莫属,而反过来如果小刀意外取胜,接下来公众舆论之大哗或许是策奖者最期冀的热闹结果了。
说了这么多,只为一句:永远不要低估大众的智商,永远不要试图左右公众的判断标准。这是无须较真的公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