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青岛几所高校先后成立了发展规划处或是相似的行政部门,通过科学规划来促进学校的发展———高校体验“规划”之变 3月中旬的一个下午,青岛大学包括书记徐建培,校长夏临华在内的十几名党委成员坐在243会议室里。他们不是在开党委会,而是在向对面的五位华中科技
大学的专家介绍青岛大学“十五”发展规划的进展情况。同时,这几位专家也将参与到青大“十一五”发展规划建设中。 就在华中科技大学的专家在青大调研之际,青岛理工大学的中长期发展规划也已出台。而这个规划则是由该校新成立不久的发展规划处完成的。青理工的发展规划处,还将承负学校“事业、学科、校园”三大规划的制定。
除了青大和青理工外,海大在2004年也成立了战略发展研究中心,由副校长吴德星担任主任,负责学校的发展规划。
高校的发展规划,在历经转变之后,终于走上了前台。
发展规划之痛
说起发展规划,高校的人都不陌生。其实各高校的发展规划也没少做,但说起高校原有的发展规划,华中科技大学的别敦荣教授说:“教育部有发展规划司,各省教育厅有发展规划处,每到制定五年计划时都会要求各学校上交发展规划。但一直到‘十五’期间,据我们了解,全国高校的发展规划都是一种方式做出来的:几个校领导和几个部门负责人,开一个会凑凑意见,再找几个秘书执笔写出来。”
华中科技大学的张应强教授也认为原有的高校规划并没有起到“规划”的作用:“原来的规划交上去以后,学校的发展也不会按规划来进行。各部门大都是各自为政,基础建设、学科发展和人才引进,都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划。”
“规划、规划,墙上挂挂。”这是高校规划给人留下的最大印象。在青岛大学发展规划处处长李福华看来,这种做样子的规划有它的历史原因,“以前在计划经济时代,高校的招生、专业设置都由国家统一安排,高校自己在学校发展上并没有太大的自主权。做规划也没什么用,就造成了原有的规划只是个样子。”
发展规划之变
但在计划时代不被高校所重视的发展规划,在市场经济时代有了变化。“现在教育部不再对各高校统得那么死了,但把这些高校一下子放入市场,很多高校发现原有的那一套管理模式已经不行了。许多学校就开始借助于现代科学的发展规划,来为学校的发展找到方向。”李福华说。
青岛高校中最早走出这一步的是青大。2000年,青岛大学校长徐建培面对着合而不并的青大,面对着干劲高昂却并不清楚方向的教职员工,想到了发展规划。
张应强和别敦荣是国内权威的高等教育专家,他们在2000年开始为青大做发展规划———当时青大要做的是“十五”规划,这是第一家找他们做发展规划的高校。
“作为校外人员,我们不了解校内的情况。我们第一步就是做调研,开座谈会。”别敦荣告诉记者。当时大大小小的座谈会开了不下10个,校领导和专家们了解到了全校教职员工的想法,然后确定了学校的发展目标。再讨论,再细化……近一年的时间,青大的“十五”发展规划正式出台。
“当时华中科技大学的老师们为我们做发展规划,起到了凝聚人心,统一思想的作用,也为青大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五年来青大的发展也证明了我们的‘十五’规划的重要性。”青岛大学党委书记徐建培对发展规划的作用深有感触。
发展规划之利
对于青岛高校来说,专门的发展规划部门的出现不仅是这些学校对发展规划认识的转变,更是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
海大跻身于“211工程”“985工程”高校之中,就已经决定了他们必须要根据新的形势制定自己的发展目标和方向。青大的发展规划则是起源于合校之后的磨合,长年合而不并使得青大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找不准自己的定位,找不准发展的目标。青理工的发展规划处的成立,则是学校从学院到大学转变的需要。
正是由于这种内在的需求,使青岛高校对于规划的好处有了切身的体会。海大党委书记冯瑞龙告诉记者,1999年全校上下关于海大何去何从的大讨论在他印象中至今仍是历历在目。“当时全校就海大究竟要办成一所什么样的大学,海大该如何定位展开的大讨论,非常激烈。”在这次讨论中,海大确定了“以特色带动综合,以综合强化特色”的发展思路,和“高水平特色大学”的定位。并制定了近、中、远期的发展目标。“这些年海大的发展完全得益于当时定位的准确,以及坚定不移地按照制定的计划方针执行。”冯瑞龙说。
但随着学校的进一步发展,海大也越来越认识到,需要有一个专职的部门来为学校的整体发展进行规划。于是,肩负着智囊团和咨询机构的战略发展规划研究中心成立了。
虽然各个学校发展规划部门的职责各不相同,但正如李福华所说,“发展规划处的作用就是为学校制定发展规划,让学校告别无序的发展状态。”本报记者赵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