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少省市都发出了停办奥数竞赛的禁令。然而,一些家长和孩子反映,奥数班仍在“改头换面”现身,部分学校暗地出租教室,一些社会办学机构置禁令不顾,继续办“班”。 今天的奥数,承载了太多本不应承载的东西。为奥数松绑,让奥数回归到科学的发展轨道中来,是多数
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的期盼。 叫停奥赛:难抵“奥数旋风”怪圈?
3月24日,在北京巨人学校海淀数码大厦的报名点,工作人员出示的春季招生表显示,培训课程包括小学各年级的奥数和作文,上课地点主要集中在知春里小学、双榆树中心小学和中关村中学……
虽然在今年1月初,北京市教委已叫停了“迎春杯”等奥数竞赛,但是仍有少数学校的学生上“班”忙,补课忙。
这是一组与奥数相关的数据,“奥数旋风”的魔力可见一斑:
北京市最知名的奥数杯赛之一———清华附中“同方杯”2004年底因报名人数太多,被迫取消;同样出名的北大附中“资源杯”,报名人数超过4000人,比上年多1000多人,“成达杯”也吸引将近2000人参加……
早在2001年,教育部就有奥赛成绩不得与招生挂钩的禁令,但由于一些名校招生要求这一成绩,奥数热仍持续升温。仅以“迎春杯”数学竞赛为例,2004年改为网络答题,题目刚在北京教育在线网公布,点击率短时间内就飙升到13万;今年的“迎春杯”奥赛首次分为五、六年级和初一3个年级组,报名人数比往年陡增3倍,达到了史无前例的4万人。
教育部所属的一家机构今年初曾采用抽样问卷的调查方式,对北京市部分普通小学三至六年级的学生及家长参加奥数情况进行调查,在接受调查的323名小学生中,83%的学生表示曾经参加过奥数学习。
一位在北京市做了近十年的奥数教练坦言:“一个奥数,带出的是‘奥数经济’,着实养活了不少人!”据了解,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有120万左右的学生,随着近几年奥数培训热的升温,仅以每年有50%的学生参加培训来算,培训费用平均300元,其催生出来的培育市场就接近2亿元的市场规模。另外由此衍生出来的奥数培训教材市场也是蔚为壮观。
然而,火爆的奥数市场,究竟有多少学生从中获益?这位奥数教练告诉记者:“奥数比赛的获奖率最高也就是千分之四。”也就是说,绝大部分孩子学奥数只是为能拿奖的尖子生做“陪练”。
是数学里的杂技,还是比赛中的竞技?
奥数,奥林匹克数学的简称,奥数教育属特长教育范畴。1984年第一届迎春杯,是由当时的北京市教育局基础教学研究部主持,其初衷是为那些有数学专长的学生开设,入学者须经严格测试方可参学。然而经过十几年的演变,时下的奥数培训全然变味。
请看这道奥数题:有6个人都生于4月11日,都属猴,某年他们岁数的连乘积为17597125,这年他们岁数之和是多少?人们不禁要问:且不说这道题有多少成年人才能解出来,单看这样的“怪”题折腾小学生,有多大意义?
北京市教委曾组织专家对类似上述的奥数题进行评议分析,有专家怒斥:奥数成了数学里的杂技,对小学生没有多大意义,得益的只是借机在孩子身上赚钱的人!
北京市教委副主任李观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奥数泛滥成灾,不仅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也加重了老百姓的经济负担。一方面,并非没有参加奥赛的学生就不好;另一方面,有些孩子并不适合奥赛,却被家长盲目安排学习奥数。
专家指出,如果“奥数热”高烧不退将贻害无穷。因为奥数是重思维轻技能,少数聪明的孩子学习可以开拓思路,对于普通孩子尤其是小学生,盲目从众钻奥数,做难题,容易磨灭对学习数学的兴趣,还有可能“钻”入牛角尖。
在调查采访中,不少家长和学生向记者反映,时下的奥数班已步入几大误区:其一,造势奥数误导家长;其二,教师入股合办培训机构;其三,部分孩子被“逼上梁山”,且呈低龄化走势。
“奥数热”是优质教育资源稀缺的后果
调查显示,北京市小学生中有超过一半以上曾利用双休日参加奥数学习,这一庞大数字背后潜藏着的是教育发展的隐忧———教育环境的不尽如人意。
专家们几乎众口一词地反对僵化的奥数训练,但越来越多的家长总是情愿或不情愿地把孩子送进奥数班。在中央国家机关工作的李女士说,“学生家长对电脑派位不满,就要想办法择校,要么有钱,要么有关系,此外就是艺术、体育类特长生,如果想以自己的实力决定命运,那学好奥数考实验班是显而易见的出路。”这就导致了大家都拼命挤奥数这个独木桥,学生一天到晚累得要命,家长也苦不堪言。
探寻奥数的是与非,就必须分析它产生及发展的根源。教育家们在探索中大家不约而同地发现:奥赛是选拔人才的一个重要途径。也因此,每年北大清华都会有很多奥赛金牌生免试入学;全国各地的重点中学也纷纷用奥赛成绩作为入学测试的标准之一。
北京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开放实验室主任、中科院院士张恭庆教授一针见血地指出:将奥数与升学、应试联系在一起,是与奥数初衷背道而驰的。这么多学生同时报考奥数杯赛,需要“降温”。
“奥数热是优质教育资源稀缺的后果。”北京市东城区一位重点中学校长坦言,尽管有关教育部门明确规定不准将奥数成绩与升学挂钩,可事实上各名校在升学时均会暗中将两者联系起来。
从学校方面看,由奥数造成的功利教育正在部分学校蔓延。北京海淀区某重点小学的老师甚至在班上对同学们说:“不上奥数,数学成绩就跟不上班!”尽管学校承诺学不学奥数家长自愿,可在这样的误导面前,哪个家长能不将孩子送去学习?
“从一定意义上看,‘奥数旋风’刮走了孩子们的童真。他们在原本应该天真烂漫的年龄却被‘掠夺式’开发,没有周末,身心发展受到摧残,这不能不说是中国传统教育的悲哀。”一位教育问题专家说。
教育部门停办奥数的出发点是好的;然而,只要高考指挥棒还在“挥舞”,“上好学校,找好工作,获高收入”这套中国大多数家庭信奉的教子“真理”,将使奥数难以回归其原本轨道,减轻中小学生负担也难以真正落到实处。新华社记者陈芳王思海(据新华社北京4月3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