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赵媛媛的简历上,可以看出她是个社会活动经历丰富的学生:校学生会副主席,“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山东省二等奖,2001年山东省大学生辩论赛“最佳辩手”。不过最引起人兴趣的,还是她作为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成员,赴贵州省德江县扶贫支教的经历。在贵州的一年间,她担任贵州省德江县民族中
学英语老师、德江县山川育才中学特聘英语教师,并获得了德江县“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教师”的称号。 “去贵州支教是我的渴望”
说到去贵州支教,赵媛媛先说起了2002年的一次经历。那是她和海大管理学院的老师同学一起到济南市长清区进行的“三下乡”活动。在那次“三下乡”活动中,她参观了大山中的于盘小学,那是一个生活艰苦的村子,学校只有两间屋子和屋外的小块空地,以及一名老师和六个年级不同的孩子。
“我坐到孩子们的中间,跟他们一起学习,聊天,唱歌,游戏。看着这简陋的教室,听着老师和这些瘦小的小伙伴们的朴实而真诚的话语,我的心被震撼了。山里的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求竟然也是如此强烈,我当时突然萌发了毕业后去山区做一名支教老师的想法。对我来说,这种想法是一种渴望,一种责任,一种义务……”赵媛媛说,两年后当她站在贵州省德江县那片红土地上时,她知道,这一梦想终于实现了。
2003年8月,作为中国海洋大学第二届研究生支教团的成员,赵媛媛来到了贵州省铜仁地区德江县,一个16个少数民族聚居的贫困县。她所在的支教学校———德江县民族中学,坐落在县城西北郊两公里处。尽管出发前已经做好了非常充分的准备,可气候条件不适应,饮食风俗不习惯,语言交流困难,精神生活匮乏,交通、信息闭塞,当赵媛媛真正面对这一切时,才意识到自己将开始一段艰苦的历程。
“我给他们带去了生活态度”
在刚到贵州的日子里,赵媛媛说自己有时会感到迷茫,“当我坐车在群山之中行驶时,我会感到自己是那么渺小。看到山区的样子,我有时会不知道自己到底能带给他们什么样的改变。”
工作最开始也让她头痛,“刚上课的时候,学生不会读音标,我只好一个一个地从最基本的音标开始教。学生们都是来自下面的乡镇,底子薄。我在课堂上讲得声嘶力竭,可学生们依然瞪着一双迷茫的大眼睛;知识点强调了一遍又一遍,第二天课堂提问时又忘得一干二净。”当时的赵媛媛,已经没有了初为人师的新鲜感。
好在忙碌的日子没有给赵媛媛太多的闲暇时间,她担负着民族中学和德江县大专函授站的两份教学工作,白天上课,晚上批改作业,周末给学生加课,假期到学生家走访。渐渐地,她在学生的身上找到了成就感。“慢慢地,学生们的发音越来越准,课堂上也能大胆地回答问题。在学校的考试中,我教的班是全年级平均分最高的一个班,还出了个全年级的最高分。”
让赵媛媛欣慰的不仅是这些。赵媛媛最开始和学生接触时,孩子们的生活态度让她震惊,“他们告诉我:‘老师,我们这里很穷、很差。’当时很多孩子学习不好,而且自暴自弃。他们认为祖祖辈辈都这样过来的,他们也可以这样活下去。”赵媛媛想,要改变这些孩子的想法,要告诉他们外面的世界,告诉他们如何改变命运。
她开始给同学们看青岛的明信片,让他们看各类书籍,和他们聊天谈心,告诉学生们自己的经历和大学生活。“等我走的时候,很多同学和我说:‘老师,我将来要上大学,要去青岛。’”叙述到这儿的时候,赵媛媛脸上充满了自豪。
“我所能给予他们的是一种精神:积极向上的、健康的人生态度,百折不挠、乘风破浪的勇气和信心,面对艰难困苦永不言败的心理承受能力,我真的希望那里的孩子能够和我一样的生活,一样的收获,一样的奋斗,一样的成功,一样的感受新世界、新生活。”
赵媛媛还说,哪怕不会再回去当老师,但祖国的西部将是她一生的关注。本报记者赵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