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舒远
陈丹青毕竟是位个性鲜明的艺术家,连辞去清华大学教授一职都能制造出非凡的轰动效应。他若因而少带几个学生却推动了中国高教的新一轮改革,那倒是件很划算的事情,尤其从长远看。
但是,由此推动的高教改革到底要改什么呢?
从陈丹青自己的气话到因之而引起的一片谴责
之声看,火力主要集中在考试科目落后于时代,招生标准太机械死板,因而埋没了一大批人才上。学术机构行政管理的官僚体制化,考试科目的设置欠妥,科目间的主次失序等的确急需改革,也的确应该因学科而异,大可不必强求整齐划一。然而,若论招生标准,尤其是研究生招生标准,虽然标准本身有待改进,但现在的情况恰恰不是标准把握太死太紧,而是太松太滥,使原本含金量相当高的中国大学所颁发的硕士和博士学位大大贬值,不仅自己觉得不地道,在国际上也被人另眼相看。
这种现象出现,当然有非常复杂的背景,主要原因却是大一统思想的文化根基和全民急功近利的社会现状。大一统的思维方式使全国都向一个标准看齐,从当兵到上大学到经商到从政,被认可的成功之路似乎永远都只有那么一两条,大家都蜂拥挤向这些狭窄的通道。而最近几年的热点则是大家都要拿个学位,大学也因趋权爱钱而大量滥发文凭。这样既使所有文凭都大大贬值,也反映了对学位的根本误解。
博士学位的目的非常明确,为的就是培养从事学术研究的专门人才。博士学位获得者一般只有两个去向:大学或研究机构。在欧美国家,博士是大学教师和研究所研究员受雇的前提。日本的大学教师和科研人员中则很少有几个博士。而在管理人员中,只有大学的高级管理人员如院、校长和研究所所长等要求博士学位。其他的几乎没有任何专业或高级管理职位是以博士学位为雇用前提的。倒是在国内,突然间几乎随便什么职位都是一开口就要博士学位,而且要国际顶尖大学的博士学位。
要这么多博士干什么?
在不少情况下,博士甚至可能成为累赘。一个人文或社会科学的博士的取得,一般都需要将近十年时间。如此长时间面壁读书,虽然积攒了知识,养成了逻辑思辩能力,但是随机应变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多多少少都会受到影响。就算这些能力都完好无损,不以研究和教学为目的去苦读博士则完全是无端浪费时间、精力和财力,是非常不明智的选择。
中国的硕士学位仍然因袭前苏联的体制(前苏联把它叫作副博士),一般都是三年制。在社会尚无能力或时间培养出足够博士的情况下,这种硕士可以起到博士的替代作用,所以其培养目的仍然是学术研究。
陈丹青是位油画家。投考陈丹青的人显然都是搞绘画的。这些人为什么非要硕士、博士呢?按一般理解,艺术创作最需要的是无羁无绊,以使灵感自由翱翔,过多的研究极有可能有害无益。西方的艺术学院就很少有以博士培养为最终归属的。有硕士学位设置的则多为一年制,其中大部分是为了授予中小学教育资格证书(硕士学位是大部分中小学教师的基本要求)。英国的皇家艺术学院设有博士课程,自称世界上惟一的艺术类研究生院,其培养方向就是向世界各地的艺术学院输送教师。
绝大部分艺术学院的学生读的都是本科,除了学些作为现代公民所必要的文化知识以外,就是学艺术。画家更多是需要室外写生,画室练笔,而艺术研究人员则更多地需要啃读理论著作,钻研绘画历史,两者要求很不一样。世界上有几个著名艺术家有过硕士或博士学位?更不用说依靠学位打天下了。
伟大的艺术当然是要理论作指导的。投考陈丹青研究生的人或许抱着想借理论来提高自己的目的,也许更有想献身于绘画理论研究或教学的人。真如此,英语甚至政治考试就不能说没有必要。油画是西方舶来品,主要理论著作都是用西方语言写成的,不学好外语或许真的就做不好研究。政治考试改革虽然迫在眉睫,但在目前情况下,它多少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思辩能力,而思辩能力之于理论研究是不可或缺的。若这点基本要求都不过关,又怎么去搞研究或教学?
若投考陈丹青是为了跟他学画,则委实不应该去考他的研究生了。考他的本科不是挺好吗?陈教授也带本科生嘛!清华聘的是位著名画家,并不是位著名理论家,他的责任自然就应该是培养画家,而不是培养理论家。既然如此,又为什么硬要给他一个博士生导师头衔呢?本科生招生机制中理应给艺术等特殊院校让出灵活考量的空间。况且,陈丹青之类的优秀艺术家也完全可以自行办校办班。艺术家最终是要靠作品说话的。
大学历来就是象牙之塔,而研究生教育则是象牙塔巅。它服务于一种特殊的目的,因而也就要有特殊的入门标准。西方国家高教资源丰富,入门时可以相对宽松,但是出门(毕业和学位颁发)则控制得非常严格。中国高教资源还相对紧缺,进口和出口都得严格把关。中国的大学亟待进行很多根本性的改革,其中一些改革因陈丹青辞职风波而被推到社会关注的前沿。但是,降低研究生入学标准不应该是改革的方向。恰恰相反,正由于近年研究生招生和高级文凭发放的松弛泛滥,使得中国文凭水分严重。所以,明确和收紧招考及文凭发放标准已刻不容缓。
(3月26日,陈丹青教授致信本报:“报告书于10月递交后,院方校方即予约谈挽留,情辞恳切,而本人研究室六位学生,尚待就学两年余,于2007年才能悉数毕业,本人的教学名分与手续诸事,不可虚悬。经协商,近日与院方再续合约两年,期间,继续承担本研究室教学及春秋两季大课,不再招生,不再兼本科教学,迄至2007年,遂愿离职。仅此向院方校方的谅解与诚意,脱帽鞠躬。”———编者)
责任编辑 原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