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称陈景润只证明到了1+2,他却证明了1+1,但至今没人相信他
如果您对歌德巴赫猜想有兴趣,不妨和王兴亚交流交流
23日下午,在吉林大学前卫校区宿舍楼前,有一个人向来往的学生发着特殊的传单,上面写满了
数学公式、定理。这个人还不断地说,是自己证明出了这道题。他个子不太高,衣服脏得已经有些发亮,胡子也很长,看样子一点也不像会做数学题的“文化人”。
着迷数学的他
猜想了三十年
24日,记者费尽周折,终于找到了这个人。
他叫王兴亚,今年53岁,至今单身,以修理家电和电焊为生。
据只有初中文化的王兴亚讲,他发给学生们的传单上,就是自己证明的歌德巴赫猜想的全过程,他想把自己钻研三十多年的成果公诸于世,但遭到了许多人的白眼。
“小学时只有语文和数学两科,我更喜欢数学。上了初中,我对理科更着迷了。”王兴亚说,他初中刚毕业,就作为知识青年下乡了,其间,他自学了高中理科课程。
“还是30多年前,当时陈景润在研究歌德巴赫猜想的时候,我才开始对这个东西有所了解,后来就着迷了。”一边说,王兴亚一边拿出一堆旧纸,上面写满了密密麻麻的数学公式。
“对猜想着迷后,无论什么时候,只要脑子里想起什么,我就立刻用身边的纸记下来,再找相关的数学资料。直到1995年,这个难题的答案才算初见端倪。当时我又高兴又担忧,我害怕别人窃取自己的成果,也不敢让别人看,更不敢通知媒体,可内心深处却总有一种希望得到人们认可的想法。”在这种矛盾的心情中,王兴亚度过了五六年的时间。最后,他终于决定,让自己的成果与大家见面。
为得到认可
他曾给自己做过广告
2002年9月27日那天,对王兴亚来说,是个不同寻常的日子,那一天他在长春市的报纸上为自己的“成果”做了一次广告,他幻想着,只要报纸一出来,就会有很多人找他,来探讨这个问题。
可是他想错了,报纸出来后,没有一个人找他。于是他想尽各种办法,让别人知道他的这个成果。他去过北京、天津、郑州甚至深圳等大城市的高校,希望能遇见一个理解他的人,可让他意想不到的是,上至高校教授,下至在校大学生,竟没有一个人和他讨论这事。但王兴亚并没有灰心,还是去各个高校,趁数学教授办公室没人的时候,他把自己的传单从门缝塞进去,他还到各高校的理科楼、图书馆去发送自己的传单,他相信,自己总有一天会遇到知音的。
他希望有人和他探讨
不管结论如何他都高兴
“我认为自己的证明过程不存在错误,而且也没有漏洞,是成立的,要比陈景润证明的1+2更高级,因为我证明的是1+1。”王兴亚十分自信地说。王兴亚说,他希望有人能来和他探讨这个问题,即使证明出他的结论是错误的,他也会很高兴,因为“那样至少自己不用再钻牛角尖了”。
如果您对歌德巴赫猜想有兴趣,不妨拨打本报热线0431-96618,我们给您搭桥,让您和王兴亚交流交流。本报记者 刘中全
责任编辑:屠筱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