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揭晓 最高奖首次空缺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今天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28项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8项成果分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和二等奖,244项成果分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科技部副部长、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秘书长程津培院士会前接
受了记者的专访。
■最高科技奖空缺事出有因
记者:在历年的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上,最高科学技术奖向来是公众关注的焦点,而今年这一奖项首次出现空缺。这引起了很多议论和猜测,您能不能分析一下空缺的原因?
程津培:2004年度最高科技奖空缺,确实让人有些遗憾。最高奖的评审程序是,先由推荐小组推荐候选人,然后由最高奖评审委员会的约20名评审委员进行两轮投票,必须有2/3的评委同意才能获得通过。获奖名单最后还要报送国家科技奖励委员会,同样要获得2/3以上的选票方能最终当选。2004年度总共推选了6名候选人,他们在最高奖评审委员会就未能得到2/3以上的选票,评审程序到这一步就中止了。科技评奖的程序是严格的,没有评出来就没有评出来,再遗憾也要遵守规则和程序。当然我们也认识到,评审程序还有待进一步的完善。因为参加最高奖评选的候选人大多是德高望重、年事已高的科学家,为了减少科学家在评审上花费的精力,2004年的最高奖评审程序做了一些微调,往年入围最后一轮又未能获奖的科学家2004年可以跳过初评,直接进入最后一轮。没想到这个本意很好的调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投票结果。有5名候选人进入了最后一轮,这造成了投票的分散,以致最终未能产生最高奖得主。这说明评奖程序是一个系统工程,一定要周密考虑,审慎调整,充分考虑到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
■科技整体水平一年比一年高
记者:最高奖的空缺只是评审程序上的原因吗?它是否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这些年我们科技整体水平的进步不快,科技队伍成长存在隐忧?
程津培:获得最高科技奖,对于从事基础研究的科学家而言,需要在当代科学前沿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取得国际公认的重大影响;对于工程技术专家而言,要求在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方面创造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一个“重大”,一个“巨大”,要求还是非常高的。一般来说,最高奖得主后面都有一个团队进行了几年甚至是几十年的积累。一次最高奖的空缺,决不表明当年的科技进步与往年相比有任何逊色。恰恰相反,从2004年度评出的奖项看,获奖成果的水平相当高。根据科技评价工作改革的有关要求,我们改革了评审指标体系,提高了评审标准。在这种情况下,国家自然科学奖和技术发明奖获奖数量有了显著增加,前者数量比上年增长47%,后者更有两项重大技术发明获得一等奖,打破了过去6年来发明一等奖空缺的局面。在获奖的技术发明项目中,20个通用项目拥有国家发明专利80余项,专利数量增长较大,仅“陶瓷胶态成型新工艺”一个项目就获得了12项国家发明专利。这充分表明,我们产生了很好的科技成果,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不断增加。谈到科技队伍建设,2004年获奖人员的年龄结构更加完善,年龄在45岁以下的达60%多,最年轻的第一完成人只有32岁,最年轻的获奖者只有22岁。我们鼓励中青年科学家申报最高奖,这方面人才也是有的,但总的说来,我们还是希望他们继续积累。相信随着整个科技队伍的不断年轻化,年轻人获得最高科技奖的那一天终会到来。
■技术发明一等奖如何“无”中生“有”
记者:“四大发明”一直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可今天有人说,坐在房间里环顾四周,除了陶瓷茶杯是中国人发明的,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东西大多是泊来品。联系技术发明一等奖连续6年空缺的事实,我们不禁要问,技术发明在当代真的非常难吗?难在什么地方?
程津培:就单项技术发明来说,其实并不那么难,难就难在你的发明不能做出来就算完了,还要实现产业化、商品化,要对整个行业产生重大推动。我们对技术发明一等奖一直坚持这一评审标准。过去6年这个奖项空缺,可能跟大家对产业技术进步重视不够、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不够、科研跟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积累得不够有关。这些年来,这方面有了较大的变化。这次获得技术发明一等奖的两项成果,在材料科技领域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不仅形成了技术平台、装备制备平台,而且实现了产业化,是技术跨越方面非常突出的例子。近年来,科技自主创新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科技投入不断增加,科技评价体系不断完善,科技工作者可以更多地把精力和聪明才智投向创新、投向科研成果的转化。这是技术发明一等奖产生的大背景。
■材料科技进步“偶然”中有“必然”
记者:两项技术发明一等奖都产生在材料领域,这当中是否存在一定的偶然性?
程津培:应该说,近年来我国在一些学科领域的研究水平提高很快。以材料领域为例,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去年做过一个统计,中科院系统在重要国际学术刊物上所发表文章的引用率,过去10年平均的世界排名是第十三位,而如果将统计年限定为过去5年,这个排名则上升到第二位。化学领域的进步更快,从10年平均的第二十二位上升到过去5年平均的第二位。材料学科是一个交叉学科,物理、化学方面的专家和材料领域的专家群体近年来一直在这个学科领域共同努力,开展了大量开创性的工作,所以两项一等奖都产生在材料。
(记者杨健)
责任编辑:屠筱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