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头号“抢劫”对象
“我同学××最近刚买了一款新手机,价值3000多元,这是我们级部里最牛的手机啦!”就是这样一句不经意的话,引起了3个外校职高学生的注意,在“内线”的策应下,3名职校生当天傍晚就从台东赶到中山路附近,并将放学回家的一名中学生挟持到了一个僻静的楼道里,
抢下了那款崭新的三星手机。从法院后来的判决书上看,类似这样抢劫手机的事,在短短三个月的时间里,3个中学生共“成功”实施了4次之多。
随意翻开少年法庭2004年的判决书,100多份涉及抢劫的判决中,“手机”在判决书中出现的频率之高让人始料未及,“抢手机”成了未成年人抢劫的头号目标。
“我们早就看出了这样的苗头,因此一直不提倡学生携带使用手机,尤其是使用高档新款手机!因为手机给学生和学校惹的麻烦太多了!”说起当前中学生使用手机现象,青岛7中团委书记韩泉颇为无奈。到底有多少中学生拥有手机呢?记者对一普通初中学校和职业高中进行了两个班的随机抽样调查,结果发现,初中生有43%的学生上学时携带手机,而职业高中有手机的人数更是接近了80%,一些即将毕业的职校生更是人手一机。手机在校园普及的同时,“手机”遭抢问题也随之而来,由此引发的青少年抢劫同学手机案件也几乎写上了每一个犯有抢劫罪少年的判决书上。
网络,青少年犯罪的“代名词”
“今天你‘杀’了几个人?”……最近三年来,随着网络游戏的异军突起,类似充满血腥的网络语言在校园里悄然流行;与此同时,因为无钱上网打闯关游戏而导致的青少年抢劫、盗窃犯罪,因为上网聊天磨擦引发的恶性故意伤害事件,因为网络虚拟世界争夺网友导致的“暴力火并”,像梦魇一样无时不在缠绕着那些年轻骚动的心。在这些花样年华的孩子身上,我们本应看到天真烂漫的笑脸和纯真无邪的童心,而事实却令人心寒,网络和游戏让越来越多的青少年走上了迷途,并在迷途上不知不觉陷入了犯罪的深渊。
市内某职高的一男生,去年通过上网认识了外地一13岁的女生,约见后他将女孩带到了青岛,随后在旅馆里先后十余次对女孩进行了强奸;两名在网上聊天时发生磨擦的中学生,而他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以打群架、斗殴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一名女生甚至以约见网友为由,骗对方手机而屡屡得手……“网上暴力、色情、金钱的电影、图片、游戏对中学生产生了致命的毒害,也给不少问题少年违法犯罪打开了方便之门!”少年法庭李萍庭长告诉记者,由于迷恋电子游戏,迷恋上网,而上网、约见网友等都需要“巨额支出”,想方设法“弄钱”便成了不少青少年犯罪的动因。
13中副校长姜林去年曾对学校一个级部的240名中学生进行过专门的调查,结果令人震惊:进过网吧的孩子占了80%,经常出入网吧的孩子占了40%左右,迷恋网吧而不能自拔到了“上瘾”地步的孩子,几乎每个年级都有几名!
职校:青少年犯罪的“高发群”
“职业高中的,职业中专的,技校的,这些学校的学生都是青少年犯罪的高发人群……”总结去年岛城判决的123个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少年法庭的李萍庭长说,大量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犯罪人多数都是来自岛城一些职业高中、职业中专或者是技工学校的在校生。翻阅去年少年法庭的判决书,市内四区犯罪的未成年人,几乎都是清一色的职校生。职校生犯罪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教育难题摆在人们面前。
四方区政法委副书记王春山最近几年一直非常关注青少年的违法犯罪状况,今年他跟踪调查了大量的青少年违法犯罪案件。据王春山调查,目前我市每年都有接近一半的初中毕业生要被分流到职业学校、中专学校、技工学校就读。大量的学生进入职业学校或者是技工学校后,学习压力骤然减轻,就业压力增大,生活目标迷茫,容易出现一批闲散学生。上不了普通高中和大学,社会和家长漠视他们,在学校里他们厌学情绪严重,且多有逃课逃学行为。逃课后便结伙进入网吧、迪厅等消磨时间、发泄情绪。血腥、暴力等不良文化,对他们的情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负面影响,常使他们的性情易变得浮躁、冲动。一些自我控制能力差的,就可能不自觉地产生偷、抢的念头,更有一些拉帮结伙的学生甚至还参加了一些更为恶劣的违法犯罪事件。“规范对职业学校闲散未成年人的管理,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重中之重。”王春山说。
记者 姜宝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