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组令人难以置信的统计数字显示,岛城商业银行发放的127笔助学贷款中,120笔违约……助学贷款遭遇尴尬 “127笔已到还款期的国家助学贷款中,120笔违约还款”,“助学贷款的违约率高达46%”,“发放了300多万元助学贷款中,有140万元出现还款困难”……这一组组令
人吃惊的数字,正是目前我市建行、农行、工行的助学贷款发放现状。助学贷款,这个原本是银行趋之若鹜的“宠儿”,为什么今天会沦落为“鸡肋”?昨日,记者就此展开了调查。 原因一:
诚信缺失
“国家助学贷款说是一种零抵押贷款,其实抵押的是信誉,这个尤为重要。助学贷款的违约率如此之高,总的来说是大学生们诚信的一种缺失,真是让人遗憾。”昨日,一名参与发放助学贷款的银行工作人员介绍说。“其实在贷款前,银行也是非常谨慎,是在学校推荐的数百名贫困学生中通过材料评比、面试好几道关,才挑出了几十名,并且进行了正式座谈,以加强学生的还款意识。但还是有很多同学一毕业就换手机、换工作,像是人间蒸发一样,根本找不着。”
三家银行表示,没有一名贷款大学生,在违约后主动找银行补足贷款。
原因二:
确实困难
在违约的学生中,并不排除一部分确实经济困难的。2004年毕业的大学生小叶也是助学贷款者,她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她现在是一家小企业的职员,上学时一共贷了12000元,毕业后四年还清,每月要还近300元。2004年8月到今年2月她属于试用期,每月600元的工资连吃、住都不够,所以就违约了一段时间。“这个月我差不多就能拿到1500元左右了,一定会把欠银行的钱补上。”小叶表示,她每月租房子、吃饭、车费、手机费加起来就要1000多元,还了银行的贷款,她每个月所剩无几了。“大学生一毕业面临着就业压力,以及恋爱、结婚等需要花钱的事,因此也容易给还贷带来一定困难。”工行青岛市分行的有关人员分析说,他还指出,尽管国家新政策规定,贷款大学生可以选择就业两年后还贷,但这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上述矛盾。
原因三:
缺乏制约
“缺乏相应的制约,使得贷款大学生还款意愿不强。”高级经济师栾兴利表示。而某高校助学贷款发放处的一位老师则担忧地表示,高违约率已经影响到了银行贷款的积极性,如果不对此加以制约,违约学子们影响自己及学校的信誉度不说,搞不好还会使得学弟学妹们因此而贷不到款。
解决:建立信用评价体系
“当务之急,是建立个人信用评价体系,使贷款学生的信用记录全国联网、终身携带。在应聘、出国继续深造、贷款等方面,都和信用体系认证相联系,使得那些违约学生的违约记录成为抹不掉的一笔‘黑色’,才能有力制约违约行为。”某银行个贷部负责人表示。仇瑰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