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在铺设防渗膜。人民网记者 赵永新摄
专家:湖底全部铺防渗膜,将毁掉圆明园的命根子
“记者同志,圆明园正在湖底铺设防渗膜,这是自毁命根子!”3月24日中午,记者接到兰州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张正春的电话后,马上赶到圆明园。偌大的圆明园游人稀少,所见所闻令人吃惊:大部分湖底已被“开膛破肚”,防渗膜已经铺完,上面盖上了被晒干压碎的污泥,像平整后的农田;有的民工正在用水泥认真地砌严石头缝———防渗工作可以说是横到边竖到沿,天衣无缝。
张正春教授告诉记者,对天然湖底进行全部防渗,将导致两大严重后果———
一是破坏圆明园的整体生态系统。水是维系整个园林生态系统的命脉。如此大规模地翻土、压实,破坏了湖中的物种多样性;把湖底盖死更会隔断水的自然循环,使之无法与防渗膜下的部分进行物质、能量交换,这样更把本来就不流动的湖水彻底变成了死水,降低了水的自净能力,更容易导致富营养化。
二是会破坏圆明园的古典园林风格。圆明园作为清代的皇家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的集大成者,山水相连、浑然一体、宛若天成是她的精髓所在。防渗处理后,无异于把自然湖、河道变成了人工水池、水渠,把真水变成了“假水”;特别是严丝合缝的水泥砌岸,人为地把山水割断,破坏了山水一体、气息相通的整体格局。
记者电话采访了北京地球纵观科普中心主任李皓博士和中科院生态环境中心研究员、国际科联环境问题委员会第一副主席王如松。他们也同意张正春的看法,并且认为,由于湖底和岸边的防渗工作做得如此密不透风,势必会危及岸边和山上的植被,从而危及整个圆明园的生态系统。
圆明园管理处:防渗与生态恶化没有必然联系
经过一番周折后,记者终于采访到圆明园管理处主任李景奇。他向记者出示了《圆明园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规划》。这份规划由北京市水利科学研究所、圆明园管理处、海淀水利局3家单位在2003年10月编定。《规划》认为,圆明园“年渗水量250多万立方米,因此必须有选择地对湖底进行防渗处理”,其前提是“保护遗址和湖底生态系统”。防渗后,每年预计可以减少渗漏150.79万立方米水。
“做防渗是为了保证圆明园常年有水,保护圆明园的生态环境。”他告诉记者,防渗是无奈之举,一是北京非常缺水,补水非常麻烦;二是水很贵,目前从玉泉河引水,一年的花费就是几百万元。
“我看不出防渗与水体富营养化有什么必然联系。”他告诉记者,在做防渗之前,湖水已经出现富营养化现象,发绿发臭;由于干旱缺水,每天都有柳树渴死。
圆明园的价值何在?管理处与专家意见相左
李主任告诉记者,圆明园是“遗址”也是“公园”。他们做防渗也考虑人工复种荷花、芦苇等植物,并开展划船旅游,以满足游客需要。
对于圆明园的重要价值,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院院长俞孔坚和张正春、王如松等专家一致认为,圆明园首先是“遗址”,不能等同于普通公园。她是西方践踏东方文明的历史见证,是值得全人类检讨和反思的文化遗存,是进行爱国主义和历史教育的活教材。绝大部分中外游客来到圆明园,是为了凭吊和追念,是为了感受和领会中国古典园林的美学境界和思想内涵,圆明园寄托着人们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情怀;相比之下,圆明园的娱乐价值是次要的。况且,北京并不缺少人工景点好的公园,圆明园则保留了独一无二的中国古典园林之美、自然之美、野生之美。经过数百年的自然演化,圆明园保存了相当多的乡土物种和自然生态群落。
因此,专家们认为,圆明园应该下功夫做的是挖掘、展示她在文化、思想、艺术、生态等方面的独有价值和功能。如果像对待普通公园那样改造圆明园,追求划船游览和人工景观,则会降低圆明园的品位,无异于舍本逐末。
专家强烈呼吁:拆除防渗膜,救救圆明园!
据了解,防渗工程将在今年“五一”前全部完工。
对此,专家们强烈呼吁,立即停止所有施工,尽快召开由各方专家参加的论证会,研究补救措施。专家们认为,圆明园处在北京市的上风上水地区,所渗漏的水会补给圆明园和周边地区乃至全北京市的地下水。何况,圆明园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乃至世界独一无二的古典园林。因此,北京市乃至中央政府有责任对圆明园的自然渗水进行生态补偿,拨付专款进行补水。
“如果现在不采取果断措施,拆除铺设的防渗膜,将对圆明园产生灾难性的后果!到那时将悔之晚矣!所以,必须立即改正错误,救救圆明园!”
面对专家们忧心如焚的疾呼,圆明园湖底铺下的防渗膜,将何去何从?(赵永新)
责任编辑 原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