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员展示隋勤制作的中国印风筝
三层包装下的中国印露出真容
萨马兰齐送给陈建锋的亲笔签名照片
从“9·23”不眠之夜到“7·13”欢乐的海洋,为了永远记住申奥的激情岁月,北京奥组委举办了“我为奥运添财富”主题活动,向全球征集有特殊意义的奥运文物,这些文物收藏在首都博物馆。本周记者来到首博位于南郊的秘密库房,参观了这些文物。
现场目击
奥运文物装满两库房
中国印、杨利伟带上太空的五环旗,这些让亿万中国人为之骄傲的奥运文物目前就存放在位于大兴的首都博物馆的仓库中,本周记者有幸到仓库参观,看到了5000多件难得一见的社会各界捐赠的有关北京申奥和筹办奥运会的实物。
在所有窗户都用铁板封死的仓库中,各种奥运文物堆满了两个大房间,其中一间专门存放申办奥运会期间的实物,另外一间存放北京奥组委捐赠的实物。从1991年第一次申奥到雅典奥运会闭幕式上的中国8分钟演出;种类多样,2000多件横幅,北京奥运会会徽1000多件参选设计作品以及奥组委专用信封、水杯和车证等都被安置得妥妥当当。刚进申奥捐赠品仓库就看到有着一面墙宽度的档案柜,里面装满了保存完好的1000多件参选北京奥运会会徽设计作品,每幅作品背面都有作者姓名、联系方式和参加评选的协议。虽然最终只有中国印入选,但是这些作品也传达了社会各界对北京奥运会的支持和关注。工作人员打开旁边一个柜子上的锁,各种包装的雅典纪念章和吉祥物及北京奥组委专用的信封与水杯展现在记者面前。在这个毫不起眼的木柜子中还存放着不少宝贝,杨利伟带上太空的五环旗被放在一个用两厘米厚玻璃制作的盒子中,以保证它不受外界环境侵蚀。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从柜子中捧出一个用红绸包裹的正方形匣子,解开红绸布,打开匣子,揭开木制盒盖,在灯光下发出淡淡青光的中国印露出真容。
雅典大红灯笼成文物
另外雅典奥运会闭幕式上中国8分钟的演出道具也存放在这里。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一个是琵琶,另一个是二胡。这都是那些女孩子在台上演奏的乐器。据了解,张艺谋一行从雅典飞回北京后,博物馆就接到了奥组委的去某个指定地点接收捐赠品的电话,然后就把这些乐器搬到仓库里来了。雅典奥运会闭幕式上的大红灯笼也将登陆这个仓库,“它的个头太大了。我们还没想好怎么安置。”偌大一间库房中随处可见与奥运有关的实物,怎样才能从5000多件捐赠品中找到具体的一件呢?据介绍,博物馆给每件实物都进行了登记,制作了两本精美的图册,每件物品的图片、来源、捐赠时间都与编号一一对应。每次展出要哪一件实物,可以轻松地根据图册找到。
背后故事
旧风筝记录申奥心情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这5000件奥运文物的背后,蕴藏着许许多多普通人与奥运会的故事,蕴藏着北京市民难舍的奥运情结。已70岁高龄的隋勤老人最大的乐趣就是每天下午在天安门广场上放飞他自制的风筝,不久前他放的风筝换了样子,因为那个已经放了几年的中国印风筝被他捐给首都博物馆。隋先生告诉记者,自从退休后他就开始琢磨自己做风筝,当中国印被选为奥运会徽后,这就成了他制作风筝的新题材。说起做这个风筝,可花费了老人比制作其他风筝多几倍的工夫,首先他从报纸上拓下中国印的原样,然后在米格纸上将它放大到1.5米大小,红色的舞动的小人是一针一线缝上去的,做风筝的尼龙绸很软,于是在上面刷了几遍糨糊,又用熨斗熨平才达到可以放飞的要求。当他拿着这个风筝到广场放飞时,立刻引起了周围游客的兴趣。当老人想把风筝捐出时,还怕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嫌这个风筝旧,但是工作人员告诉他要的就是这份记录申奥过程的心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