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电影金像奖宣传照
周星驰
在过去的一年,香港电影与内地电影的合作空前频繁,而2005年也恰逢中国电影百年,因此,即将于3月27日揭晓的第24届香港电影金像奖,较之过去将显得更为特殊。本报特派记者贺雅佳、郭晴将前往香港作现场报道,同时,今天还推出前瞻专题,提前关注两天之后的那个夜晚。
香港《电影双周刊》现任主编陈柏生回忆起1981年的那个冬天,觉得有点偶然:“记得是1981年11月,在一次《电影双周刊》的编务会议上,谈到每年搞的十大华语、外语电影评选时,我说:‘我们能不能搞大一点?’”第二年,他们决定搞大一点。1982年3月9日,这群编辑在香港艺术中心寿臣剧院举行了第一届香港电影金像奖颁奖礼。当时找来了香港电台赞助,第一届总共设立了5个奖项。当时的最佳导演方育平和最佳女主角惠英红都亲临现场领奖,最佳男主角许冠文则是由他的弟弟许冠英代领。在此之后,经过“搞大”的香港电影金像奖逐渐成为华语电影最为重要的电影奖项之一,对于香港电影尤为重要,无论是形式上还是意义上,金像奖之于香港电影都等同于奥斯卡之于美国电影。
尽管最终结果尚未揭晓,但许多人还是认为:3月27日的香港国际会议中心与2004年美国早春的柯达剧院有些面熟,那一年《指环王3》所向披靡,一举夺得了11项奥斯卡大奖。而在24届香港电影金像奖的提名名单上,周星驰的《功夫》也因为占据其中的15项而极为引人注目。尽管周星驰不像彼得·杰克逊那么大胖子,《功夫》里的如来神掌上也没有那枚神奇的指环,但是在2004年,《功夫》以过亿的票房和精湛的特技给自己带来了空前的声誉,面临着如此密集的提名,周星驰有理由相信,这也许是他一个人的晚餐。
在已经出炉的众多得奖预测上,最佳电影和最佳导演几乎都已毫无悬念地放到了周星驰的头上,而周润发早前接受访问时,也公开称看好星爷得“最佳导演”。夺得多项提名的《旺角黑夜》导演尔冬升虽然被提名“最佳导演”,但他认为自己并不是星爷的对手。他说:“对手太强了,我觉得星仔的《功夫》会是大赢家,星仔花这么长时间去筹拍,那份诚意值得敬佩。有奖会开心,没有也无所谓,我做导演以来,想演员得奖多过自己得,可能因为我是演员出身,以前心想有10个拍我电影的人得奖就好了。”
一位网友则评论说:“《功夫》无论在技巧还是票房上,都是去年商业片的典范,它成为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实在太正常了。”
专家认为一片独大现象很不正常
许多人认为,一年一度的香港电影金像奖几乎是香港电影的温度计,它所体现的微观症候群扩大开来就是整个香港电影工业的现状。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香港电影一片没落景观,2002年某天香港某影院甚至出现票房零收入,当日全港总票房收入只有516000港元,创了香港电影票房10年来的新低,与全盛时期一日票房700多万元相比可谓天渊之别。在这种情况下,香港金像奖也面临着与香港电影一样的尴尬。
影评人张海律说:“今年的金像奖和2002年几乎面临着同样的尴尬,不光香港电影整体数量继续滑坡,而且具有中等偏上素质的好电影更是屈指可数。因此很大程度让评委们无片可选,因为排来排去都是那么几部。《功夫》之所以有那么多提名,是因为压根就没什么好电影来竞争。之前《无间道》曾获得19项提名,接连出现这种情况其实很不正常。”
一位北京电影学院的教授认为香港电影金像奖这样做,其实是在努力给香港电影打气,因为它的立足点还是香港电影。他说:“从《无间道》之前扮演的救市英雄的角色就知道,金像奖希望香港电影不再踉踉跄跄。”而金像奖组委会主席文隽则说:“香港电影整体环境低迷,很多创作机构都已经丧失了信心,市场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希望周星驰能以《功夫》重新唤起电影人坚持创作、重树勇气的信心,让大家联袂把电影市场重新拉回一个繁荣的高度。”邹志渭
责任编辑 原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