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青岛新闻网 > 特别报道 > 特别报道更多 > 评论分析 > 正文
如此“开拓创新”令人作呕 切莫让“纸保姆”亵渎清明
青岛新闻网  2005-03-25 15:25:16 红网
 

  清明将至,扫墓初潮举起。令人惊奇的是,今年广州某些地方民间的祭品不仅有传统的烧全猪、烧鹅、鲜花,还有“纸保姆”乃至“纸童男童女”出现。或许是由于求之迫切,供也显得兴旺。当《南方都市报》记者追踪一些推销“纸保姆”“纸童男童女”祭品摊档时,摊主承认“生意当然好了,先人也需要嘛”。(2005年3月20日
《南方都市报》)

  “纸保姆”“纸童男童女”当起祭品令人费思。记得,近年清明时节祭祀烧“纸小姐”已屡见不鲜,受到媒体的“重炮轰击”。但是,“纸小姐”非但没有绝迹,又冒出“纸保姆”、“纸童男童女”。可见,在祭品品种设计问题上,一些人们不断“开拓创新”,达到令人作呕、引众愤慨地步。

  烧“纸保姆”是什么意思?那是要为先人提供一个“保姆”;而烧“纸童男童女”,则是为先人提供“金童玉女”。其实,烧这些都不能为先人提供什么服务,只是某些人们无聊愚味而已。但是,清明祭祀不仅仅是成人所为,往往又包括男女老少;不仅仅一二家一两个村、一两个地方的习惯,而是整个华夏整个炎黄子孙的风俗。因此,祭祀就有一个社会影响问题。文明祭祀会使人们铭记先辈,铭记中国人,铭记民族情结,发奋图强,代代相传,光大业绩。而愚味祭祀就会污染后代,污染社会,把社会弊端当成新潮,把陋习当成时髦。烧“纸小姐”、“纸保姆”、“纸童男童女”之类的祭品对涉世已深的大人们恐怕只是“烧烧”而已,而对涉世未深的少年儿童而言,可能是一个烙印,是一个“样板”,是一个言传身教。有诗云: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污染社会,毒害灵魂的愚味祭祀就会与俗习一样潜入后代脑中,会逐渐形成可怕的意识。因此,清明进行文明祭祀不是小事一桩,而是事关社会风气事关教育后代的大事情。

  本来,清明的含义是自然气候开始清新明朗。清明的明,也应包含明白事理和精神文明。在跨入21世纪的时候、在向现代化进军的时候,理应大力倡导文明祭祀。而今一些地方屡屡冒出“纸小姐”“纸保姆”“纸童男童女”之类的荒唐事,可见社会思想教育之艰巨。因此,移风易俗的路子仍然很长,仍然需要上上下下努力奋斗。(冯创志)

页面功能 【 小字】【 】【打印】【关闭

 
 ■ 站内检索

 ■ 精彩链接
青岛,扬帆2008
新视角看青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