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本精装书摆上案头,一下子就给房间里增加了几份书卷气。可这些书只能看不能翻,因为精装书只是摆设,里面都是空心的。(《新华日报》3月22日)
不看书的人花高价买来精装本放在书橱里,装饰自己的房间。现在居然有空心书出现了,可以说书发展到今天真的做到“与时俱进”了。谁发明了这种书呢?我不的
不佩服他。
我想这种书肯定有市场,在未出现这种书之前,一些不读书的文雅人就喜欢买书,现在有空心书,他们肯定乐此不疲,因为书买来反正不看,对他们来讲,书里的内容怎样,书里有没有内容,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书包装要美,达到美化居室的效果。空心书正好有这种功能,而且价钱还低,他们怎么不高兴呢?
在商家赚取大把大把的钱时,我又不得不悲哀起来。装饰房间有许多东西,为什么选择了空心书呢?说明了一些人渴望读书,又不愿读书。读书是一种文化,是一种生活方式,她不能做假,也不可能急功近利。她需要过程,需要渐进式熏陶。用空心书包装房间,包装自己,实际上反映了这各社会浮躁的心态,一些人想通过一条捷径来做到有文化有品位的人,他们指望多买一些只是外表好看的精装本的空心书就能达到目的,似乎书包装的越美,买书的人品位越高。连买一本真书的钱都舍不得花,连看一本书的精力和时间都舍不得用,说明一些现代人浮躁到什么程度,这样的人又怎么会接受文化的熏陶?做一个有品位的人也只能是自欺欺人。
文化不需要亵渎,也不能亵渎。书是文化的载体,空心书承载着什么?正如一个空壳无灵魂的人还能成为真正的人吗?没有文化,只有商气,书还是书吗?把书变成一种纯碎的装饰,附庸风雅,实际上是对书的亵渎,对文化的亵渎。文化是高雅的,与庸俗格格不入,是人的最尊贵朋友,连这都能亵渎,还有什么不能亵渎呢?空心书使文化失去了存在,留下只是一个毫无意义的形式,文化还会传承下去吗?
空心书热销,这实际上说明了读书已越来越远离我们的生活方式和习惯。而这还可以从很多方面得到证明,2004年权威部门调查,从1999年起,我国国民读书率持续5年走低,2003年比1999年下减7.8减低个百分点。读书能提高个人修养,开阔眼界,增加知识。一本书能改变一个人的一生,而一个民族的素质就取绝与一个个国民的素质,提高国民素质最简单,最有效,最方便,最普遍,最可接受的就是选择读书。如果任由空心书蔓延,成为国人的一种习惯,从而影响国人读书,放弃读书,远离读书,国民素质提高也就是缘木求鱼。(肖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