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鲨第十四回”前一天,姚明的妈妈方凤娣过生日,请了大郅去,在姚家的饭馆里庆祝一番。
上海人很注重家庭温暖,不像北方。像我们家,给你碗炸酱面就了事儿了,他
们很重视每个家庭成员的生日。姚明给他妈妈过生日很多次,除了这次,还有一回我印象最深,2001年在上海卢湾体育馆。
那天,方凤娣是在球馆边过的生日,和姚明他爸爸姚志源,坐在上海东方男篮的底线广告牌后面。那是他们固定的座位。当时是上海东方和八一火箭的第四场总决赛,前三场上海1比2落后。结果他们眼看着刘玉栋和李楠在第四节连中六个三分,八一六连冠。
我本来不知道那天是方凤娣的生日。比赛打完,姚明眼圈红红,和他们的大个儿外援乔治·艾克尔斯站在边线上。后来他往底线走,隔着广告板伸出手去,拥抱了他的母亲。他说:“没能用胜利来给侬庆祝生日,对不起。”方凤娣说:“没关系,侬打得很好了。”
那是让我特感动的一件事。像方凤娣那一代人,梦想和生活的中心都在儿子身上,以儿子为荣;姚明则是上海80年代这一代里少见的愿意重视母亲情感的人。姚明想拿胜利献礼,没献成,可孝意已到。母子连心,方凤娣当然不怪他。
这次的生日让我想起了上一个,这当中已经隔了四年。这四年里,姚明家,或者干脆说姚明发生了大变化。他先拿了CBA冠军,然后做了NBA状元新秀,又成了NBA全明星。在姚明身上,每一天都有新的变化。与此同时,方凤娣每过一次生日都只会有一种变化:渐渐变老。去年中国赛,我在姚明的小学老师龚玲珍家采访,她在电视上看见方凤娣,叫了一声说:“哦哟,老了这么多啦。”
母亲在感觉自己越来越老的时候,最需要的不是钱,也不是让她住大房子,而是一种被需要感。她得感觉到,长大了的儿子仍然需要她,她才踏实和安慰。这种被需要可以表现成照顾,给他做菜做饭啊,给他端茶送水啊;也可以表现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对他的指引,尤其是在整个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都发生巨变的时候。
所以,在姚家刚去美国的时候,有过很多关于方凤娣管束姚明的传言,有说最多让姚明身上带100块钱的,有说不让他出去玩的,等等。我不知道这些传言都是怎么来的,也问过姚明,都是没影儿的事。但真实的是,姚明和他的母亲像所有渐渐长大的儿子和渐渐变老的母亲一样,在寻找一种新的相处和生活方式,让彼此能够更好地理解,更多地接纳对方。
我比姚明大,比他早结婚,比他早迈进人生的下一步。有一回跟一哥们儿聊跟长辈的相处,人家说,其实就是彼此都给对方留很多条路。长辈不拒绝孩子的生活,不给他们钉很多条栅栏,比如邀请他的朋友来家里,像这次请大郅这样;孩子也给长辈留很多条路,每一条都让他们感觉自己仍然需要他们。虽然是两代人,但应该像忘年的朋友一样。
我们得祝像朋友一样的妈妈生日快乐。越快乐,才越年轻。
责任编辑:屠筱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