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对于青岛农民来说,去年最大的喜事,莫过于中央“一号文件”以及市委、市政府惠农“三十条”政策的出台。在如今的市郊各地,处处可以感受到“一号文件”、“三十条”给农业、农村、农民带来的新气象、新变化。
去年初召开的全市郊区工作会议,出台了含金量极
高的“三十条”惠农政策,确立了青岛以城乡互动战略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思路、政策体系以及落实措施,在青岛城乡大地引起了强烈反响。一年来,全市上下围绕贯彻落实“三十条”,把一股股关爱的热流洒向“三农”,各地各部门积极实施城乡互动发展的新战略、新机制,将保护耕地、结构调整和减免农业税、粮食直补等一项项惠农举措与农民增收紧密结合,粮食生产出现升温,农民收入大幅提高,农业投资显著增加,城乡劳动力就业统筹、农村大病医疗统筹、农村养老保险统筹等关乎农民切身利益的各项社会生活保障制度迅速启动……一时间,郊区大地春潮涌动。
一年后,我市再次召开郊区工作会议,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城乡互动,做好郊区工作的意见》,同样由30条政策组成。这个惠农新“三十条”,紧紧围绕农民增收这个核心,是对青岛城乡互动战略的继续落实、深化和推进。为了及时反映我市狠抓“三农”工作所带来的喜人变化,跟踪了解贯彻落实“三十条”的进程和动态,本报从今天起陆续推出系列报道“惠农‘三十条’实施一年回眸”。
去年2月,市委5号文件伴随着春天的脚步,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青岛市加快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大战略推了出来,并随之出台了一系列支农强农的政策和改革措施,庄严承诺要让青岛市改革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成果惠及广大农民。
一年过去了,在中央一号文件和市委、市政府“30条”惠农政策的引领下,青岛的“三农”工作走出了多年的徘徊,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成为我市2004年国民经济运行中的一大亮点。
上篇:金灿灿的增收年
5号文件的精髓是促农民增收,而农民增收的一个要点就是减负。在过去的一年里,全市400多万农民群众尽情享受“30条”给他们带来的喜悦,度过了一个金灿灿、沉甸甸的丰收年。
近日,记者与即墨市店集镇青山后的村民于瑞志进行了交谈。盘点一年的收成,于瑞志喜上眉梢:我们家去年种了9亩地,不说五谷杂粮的收成,单单是小麦就收了3000多公斤,我留足了口粮,还卖了3000多元!可以说,2004年是我“收成”最大的一年!
胶州市李哥庄镇双京村有个种粮大户叫郭文行,他承包了本村和外村的600多亩地,前几年家里经济不富裕,靠租用别人的农业机械种地,每年的收入仅3万多元。去年,我市实行的农机购置补贴,一下子调动起了他的积极性。借助政策补贴,他一鼓作气购买了大型轮式拖拉机、大型联合整地机、玉米收获机等,一年的收入突破了30万元。
“咱们祖祖辈辈多少年都过来了,哪个朝代不都是交皇粮国税?如今不仅减免了农业税,而且种小麦,国家还给补贴钱,这可是开天辟地头一回啊!”胶州市胶北镇后屯村村民金做善的一席话说出了许许多多农民的感慨。他一家种了5亩多小麦,按照我市14元/亩的补贴标准,他领到了70多元钱的补贴。老人笑着说,政府的粮食直补政策深得民心。加大对土地的投入,大家的信心更足了……
的确,蓦然回首,在过去的一年里,市委、市政府采取的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其力度之大、含金量之高、落实之快、受益面之广,是多年来所没有的。它推动着青岛农业的车轮加速前行,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留下深深的辙印。
综观2004年的青岛“三农”,可以用六个“首次”来概括:
———首次提出“城乡统筹、城乡互动”的发展思路,并以此为基点,推出了7大互动平台,在全国创立了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青岛模式”。
———首次明确提出在全市范围内取消农业税的时间表,使征收了21年的农业特产税宣告终结。全市全年减免农业税2.3亿元,农民人均负担减少到41元,比上年减负51.8%。
———首次对种粮农民实行普遍的直接补贴。全市共向98.4万户种粮农民发放直补资金4424万元。
———首次建设百万亩粮食丰产区。集中力量建设国家优质专用粮食生产基地。
———首次明确将部分土地出让金用于农业土地开发。全市从去年起,每年拿出土地出让金平均纯收益的20%共4000多万元用于农业土地开发,增辟了农业资金来源。
———首次在全市范围内清欠农民工工资和征地补偿金。在此基础上,着手建立确保如期兑付的制度。
这是一组沉甸甸的数字:去年一年,市财政用于“三农”的总投入达6.84亿元,数额和增幅前所未有。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080元,增长12.1%,自1999年以来增幅首次超过两位数,并首次超过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
记者细细数过:针对郊区工作,去年我市共召开了40多次会议,从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保护耕地、维护农民利益,到建设粮食丰产区,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从扶贫救灾,到种子化肥等生产资料供应,再到科技兴农,鼓励科技人员与种植大户结成帮扶对子;从农村税费改革,到清理拖欠农民工工资等等,内容涉及了“三农”问题的方方面面。陆续出台的一系列更直接、更有力、更有效的政策措施,使我市的农业迎来了最富活力、最有人气的时期。
下篇:让农民群众“减负”前行
年终岁首,有人担心:“三农”亮点会不会昙花一现?一些农民也有顾虑:政府的支农惠农政策会不会改变?农民负担会不会反弹?
农民的担忧也正是党和政府思考的问题。省委副书记、市委书记杜世成多次谈到:城乡差别大、农民增收难的根子,集中体现在农业生产、科技、教育、医疗和养老上。我们要按照中央一号文件“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致力于缩小城乡差别,让城乡共同富裕,重点在减轻农民负担,缩小城乡教育、医疗、养老差距上做文章。
是的,当经济的航船已从“小舢板”成长为“巨轮”之时,我们没有理由再让收入不足城市居民三分之一的农民承担太多重负;没有理由再让农村成为城乡发展的“短腿”。
今年召开的全市郊区工作会议,旗帜鲜明地提出要加大农村改革力度,加大农村投入力度和加大“三农”工作领导力度。会议同时提出,要建立健全目标责任考核评价体系,把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作为检验一个地方和部门领导班子执政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标准。这“三加大”体现了全市人民的共同心愿,也给农民群众吃了“定心丸”。
翻开2005年市委、市政府出台的新“30条”惠农政策,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地方财政开始越来越多地向农村倾斜,农民享受公共服务的状况也将有积极变化。在继续坚持“减法”、“少取”的基础上,今年“加法”、“多予”的政策更多:
———各级财政大幅度增加对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投入。新增教育、卫生、文化、计划生育等事业经费用于县以下的比例不低于70%。
———2005年,我市在农业税税率已降低3个百分点的基础上,全面取消统一规定的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规定村内兴办公益事业实行“一事一议”的办法,每个农民每年筹资不超过15元,每个劳力酬劳不超过10个工。
———继续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补贴标准增加为每亩16元。市财政安排1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种植业和养殖业的良种补贴。
———市财政补贴资金增加到1000万元,继续实施农机具购置补贴,同时要求各区市也要增加对良种和农机具的补贴资金,扩大补贴范围。
———各级财政将较大幅度增加农业综合开发投入,新增资金主要安排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
———推行8大建设体系,支撑农业自身壮大与发展:健全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健全农业信息和农产品市场体系,壮大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体系,培育新型的种植体系,建立农业资源与生态保护体系和重大动物疫病应急防治体系,健全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
———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新增财政收入中设立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补助专项资金。今年的资金为1000万元。
———加大政策性金融支农力度,增加支持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中长期贷款。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保障。市委、市政府提出,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农村教育问题,到2007年,我市高中教育普及率要达到90%以上,使青岛成为全国率先普及农村高中教育的城市。在医疗卫生事业中,继续推进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市财政安排了充足资金,目标是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人口覆盖率争取达到95%以上。在文化建设中,今年设立了专项经费,重点扶持经济贫困镇、村的文化中心建设。为促进郊区劳动力充分就业,全市还将完善和强化培训、信息、职介等手段,加快郊区劳动力转移步伐,目标是争取完成培训15万劳动力的任务。
符合条件的农村低保对象也好事连连,政府将按照每人每年820元标准,做到应保尽保。市财政及有关方面还安排专用资金用于高中阶段困难家庭学生救助。对困难和低保家庭子女中小学教育实行减免费,以确保中小学教育阶段学生不因家庭贫困而辍学。我市还将在郊区五市逐步建立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事实清楚地表明:我市正加大力度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切实转变财政分配、资源配置向城市倾斜的政策,在稳定现有各项农业投入的基础上,新增的财政支出和固定资产投资向“三农”倾斜,逐步建立稳定的农业投入增长机制。由此可见,2005年,农业依然是青岛经济工作的重头戏,将好戏连台,精彩纷呈。 本报记者梁学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