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新年的钟声刚过,作为青岛市郊大地上的一部分弱势群体,许多人还沉浸在年前“三十条”为他们的生活带来巨大变化的喜悦中,享受着春节的欢乐,享受着来自党和政府的关爱,感受着社会带来的缕缕温情。 就在此刻,青岛市委解决“三农”问题新“三十条”的出台,就像一
声振奋人心的春雷,挟裹着春天的气息向人们扑面而来。 毋庸置疑,刚刚过去的2004年里,青岛农民从全市上下贯彻落实“三十条”,建立城乡社会救助体系的过程中,收获了太多太多。
建立起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2004年,青岛在全国率先实行以地市级为单位全面开展合作医疗工作。目前已在我市农村全面建立起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市共有385.01万名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村(居)覆盖率达100%,人口覆盖率达89.4%,共筹集资金1.1亿多元,已报销支付5256.39万元,受益人口达82万人次。
2004年,这个以前做梦也不敢想的事,降临到了市郊农民头上,城阳、黄岛、崂山三区已建立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将参保范围的人员全部纳入了农村养老保险,基本上做到了“应保尽保”。截至2004年底,三区近33万农民参加了新农保。胶南、即墨、胶州、平度、莱西也已完成调研工作,相关工作相继展开。
2004年,关心农村弱势群体的生产生活,进一步完善农村低保制度,同样是市委、市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去年1月1日起,我市将农村低保最低标准提高到820元,其中现金保障480元,实物保障为每年200公斤粮食。现金保障由青岛市与区市财政两级负担,实物保障由镇财政和村集体共同承担。除此之外,我市共有“五保”供养对象1万多户,1.1万余人,去年,市民政局从福利基金中列支1500万元,专门用于农村敬老院建设。根据税费改革后,镇、村两级收入减少的实际情况,五保供养由村集体经济负担改为政府财政负担,较好地保障了农村五保家庭的生活。
……回望2004,它留给青岛农民太多甜蜜的回味。而展望2005,人们又充满了新的期待。
播种的季节看到更美的希望
经过一年的实践和探索,“三十条”被赋予更多崭新的内涵。
———让农民看得起病:深化农村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强化农村公共卫生职能,提高重大疫情和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应变处理能力。建立健全卫生工作者下乡和对农村医务工作者定期培训制度,不断提高农村医疗水平。全面推进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所需政府补助资金由市财政和市(区)财政予以保证,争取郊区人口覆盖率到年底达到95%以上。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在现有的基础上,增加政府和村集体的补贴额度,使农民的医疗保障有新的提高。
———失地农民生活有保障:继续完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扩大覆盖面。不断拓宽农村社会保障筹资渠道,完善各类养老保障衔接办法。建立失地农民生活保障制度,切实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坚持以土地换保障,提高征地补偿标准,保证补偿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允许城市规划区内符合条件的劳动年龄段失地农民按规定纳入城镇就业服务体系,自谋职业的可按城镇自谋职业人员参加城镇职工社会保险。补贴资金按现行财政体制解决。搞好郊区计划生育工作。全面推行郊区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认真落实国家规定的技术服务免费经费,确保育龄群众免费享受基本项目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及时足额兑现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
而市委、市政府所做出的庄严承诺,似乎已经让人们透过这个尚在播种的时节,看到了岁末丰收的场景:全面推进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所需政府补助资金由市财政和市(区)财政予以保证,争取郊区人口覆盖率到年底达到95%以上;全面实施“阳光救助工程”,对符合条件的农村低保对象要按照每人每年820元标准,做到应保尽保;建立农村困难家庭学生救助制度。市财政安排500万元、福彩公益金安排120万元,其余由各市(区)安排,用于高中阶段困难家庭学生救助。对困难和低保家庭子女中小学教育实行减免费,确保中小学教育阶段学生不因家庭贫困而辍学;对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持残疾人证的残疾人中的危陋房户和无房户实施安居工程,市财政和各市(区)财政安排1800万元,2005年修缮改造1000户,使其达到当地中等居住水平。本报记者韩军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