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即将开赛的中超联赛,也许将是一个无比漫长又索然无味的赛季。而对青岛的球迷,对那些关于足球的梦想余温尚存的球迷来说,即将开始的赛季一定还是令人焦灼与惶惑的。种种迹象表明,经历了三个月转让风波的中能队,将以一个空前孱弱的阵容出征新赛季,这样一支鱼腩之师,能够成为延续青岛足球命脉的有生力量吗
?本报今日起,将陆续刊出“青岛足球·春天里的忧思”系列报道,与那些有梦想的球迷一起思考,虽已是草长莺飞的阳春三月,但很可能,青岛足球的严冬却刚刚开始。
在青岛这座以足球而闻名,以足球为骄傲,足球已经融入市民生活的城市,作为代表足球城参加全国最高级别联赛的俱乐部,过去三个月时间,中能从颐中手里接掌俱乐部后,并没有什么让人眼前一亮的举措,相反,不少做法却引来了球迷的忧虑。
虽然过去8年的时间里,颐中集团在足球俱乐部的经营上出现很多失误,造成队伍多年在保级的行列中徘徊,但毕竟还是可以在每年都组建起一支人员相对齐整的球队。至于后来的成绩差强人意,那完全是人员使用和管理上的问题。那时毕竟还有一些足可以招揽人气的大牌球星构建成这支队伍的灵魂和血脉。而去年年底中能俱乐部接手后令人瞠目结舌的球员大甩卖,却根本无视队伍的架构和球队各个位置的人员配备,无视球队的号召力和吸引力。举个最简单的例子,球队里最有号召力的两名球员--姚夏和高明,一个是最得球迷爱戴的实力型人物,一个是青岛本土球员中最具前途和潜质的一位,俱乐部却不加思索、毫不犹豫地标价卖出,这种行为,用不负责任已经难以概括了,这场大甩卖,卖掉了队伍中的骨干力量和灵魂人物,实质上等于是在″卖血卖灵魂″。卖掉了自己的球星,却根本不见有哪位实力派球员转入,同时又决定不引进外援,中能俱乐部接手后的第一步棋,已经让他们在岛城球迷中失去了不少印象分,也让球队损失掉了相当的人气。
还是让我们来回顾一下俱乐部当初对于大甩卖的解释吧,他们在秘而不宣主教练人选的情况下,却对外宣称,将数名主力挂牌是教练组的意见。而当主教练殷铁生上任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多次表示,对于俱乐部转让球员他并不知情。二者意见相左,肯定是有人说了谎话。是殷铁生不愿意被那些队员记恨?还是俱乐部假借教练组的名义,掩盖他们卖人挣钱或者其他真实目的?我们不得而知。但是姚夏、周挺、杨君、高明等主力队员的离去,却实实在在地削弱了队伍的整体实力和球迷对他们的关注度。而当初对于这些队员突然袭击式般通知他们已被挂牌,足球圈中大家心照不宣的江湖道义完全被撇在一边,同时也在圈子里给所有人留下了一个凉薄的印象。
而且,因为足球大环境的原因,中能俱乐部的大甩卖可谓付出很多,收获甚微--多名大牌球员的转会改为租借,曲波、白毅的无处可去,让中能俱乐部靠卖出队员大捞一笔的计划着实打了折扣。
其实从中能俱乐部一接手俱乐部,他们的实力就饱受怀疑。青岛中能集团只是青岛一个中上游的民营企业,排名能否进入前二十都有疑问。按照来自税务方面的统计,他们每年的纯利润约两三千万元,即便全部投入俱乐部经营,能否支撑起一支中超的球队运转也值得担心。此后,有关中能隶属″实德系″或者″鲁能系″的传闻又铺天盖地。而最终,俱乐部用这种卖人的方式打消了大家的疑虑,至少从表面上看起来,他们已经与实德和鲁能都没有什么关系,因为他们已经打出了独力支撑下去的第一张牌,就是通过卖人来赚取经营俱乐部的资金。可惜足球圈里年景不好,中能这一狠招收效也不算大。很自然的,外界对于他们能坚持多久又产生了新的怀疑。
毕竟,目前一个中国的职业俱乐部,投入资金的保障是必须的。虽说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却也是万万不能的。不能要求中能俱乐部像原来的颐中俱乐部那样每年投入四五千万,但是必要的资金保障还是必须的。来自中能方面的承诺是,他们比之往年不会减少投入,但是接手后的大甩卖,以及剩余队员年薪减半,再加上不准备引进外援,进内援也没有花钱等一系列举动,让人无法不担心俱乐部是在打着锻炼年轻队员的旗号来尽可能地节省资金。要知道,年轻队员的培养也不是光打比赛就可以了,还是需要一些优秀队员的带动和一定战术环境下的熏陶。赛季还未开始,我们已经实实在在地感觉到忧心了,为中能队的队员,也为一直喜爱这支队伍的球迷们。(待续
记者 马洪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