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电影诞生100周年,香港电影金像奖协会、香港电影评论学会邀请101位业界知名人士选出了“中国电影百年———最佳华语片100部”。
由于有几部电影得分相同,入围的电影数实际共103部。排名前10位的电影依次是《小城之春》(费穆)、《英雄本色》(吴宇森)、《阿飞正传》(王家卫)、《黄土地》(陈凯歌)、《悲情城市》(侯孝贤)、《省港旗兵》(麦当雄)、《龙门客栈》(胡金铨)、《投奔怒海》(许鞍华)、《侠女》(胡金铨)及《卧虎藏龙》(李安)。
103部入选电影中,香港导演以王家卫及徐克执导的影片最多,分别占6部和5部。香港金像奖主席文隽透露,这次评审,他们参考了过去曾得过金鸡奖、百花奖、金像奖、金马奖的电影,以便评委更容易从中选出喜爱的电影。
《小城之春》(1948)导演:费穆
在中国电影百年之际,费穆和他的“儒家电影”引起了现代电影人的再认识。在华语电影早慧的童年,费穆已经探索了电影文化表达的种种可能性。
1948年,费穆用了3个月时间拍完了《小城之春》,全片只有5个人物:夫、妻、妹、客、仆,还有一只鸡。妻子与客人、小姑与客人之间的感情纠葛在费穆镜头下展现得纤毫毕现。《小城之春》上映之后反响平平,很快被人遗忘。幸好在1983年香港“20至40年代中国电影回顾展”它大放异彩,被中国电影界公认为华语电影的经典作品。
《英雄本色》(1986)导演:吴宇森
1986年,拍搞笑片拍得无聊透顶的吴宇森导演遇见了“票房毒药”周润发,一部枪战片的颠峰之作《英雄本色》诞生了。影片塑造了一个义气深重、快意恩仇的“小马哥”的形象,吴宇森作品的独特道具:白鸽、双枪、牙签等也一并出现,小马哥还造成了风衣在闷热香港的脱销。《英雄本色》排名当年香港票房冠军,并在香港电影金像奖、台湾金马奖中大获全胜。它代表了香港枪战片的最高成就,也是吴宇森电影生涯的最高峰。
《阿飞正传》
(1990)导演:王家卫
1990年圣诞节,《阿飞正传》上映,为90年代香港影坛产生了一个重要名字———王家卫。当时《阿飞正传》与周星驰《赌侠》打擂台,结果《阿飞正传》只上映了十二天便因票房不济休映,令续集开拍遥遥无期,《阿飞正传》里梁朝伟的角色预告成为影史上一个最大的谜。
《阿飞正传》讲述了张国荣扮演的花花公子与张曼玉、刘嘉玲两个女人之间的感情纠葛,期间穿插着泰国湿热的气氛以及命运的多重巧合。本片在1990年的香港金像奖和台湾金马奖上斩获颇多。
《黄土地》
(1984)导演:陈凯歌
从北京电影学院毕业后,张艺谋、何群等人被下放到广西电影制片厂,他们与同学陈凯歌合作,完成了“第五代”的首部大戏《黄土地》。影片讲了陕北贫苦女孩翠巧追求婚姻自由而不得的故事;陈凯歌从罗中立油画《父亲》中得到启示,在老套的情节中融入了油画般的视觉效果,并着力描绘了黄土地上的民族根性。本片由陈凯歌导演,张艺谋摄影,先后获得第5届金鸡奖,法国南特电影节摄影奖,瑞士洛迦诺国际电影节银豹奖等荣誉。
《悲情城市》
(1989)导演:侯孝贤
1945年,日本人撤离台湾之后,台湾在权力真空中动荡不安。《悲情城市》反映的就是1945年至1949年国民党迁入数年间的台湾社会变迁,并首次侧面描写国民党制造的“二二八事件”。
本片是台湾电影首次获得威尼斯影展的重量级作品,它标志着侯孝贤进入新的创作纪元,反映了他在把握诗意叙事的成熟与大气。影片的成功也与朱天文、吴念真的杰出剧本分不开。
《省港旗兵》
(1984)导演:麦当雄
在那个商业电影大放光芒的华丽年代,1984年上映的《省港旗兵》因其色调阴沉冷峻而免于流俗,背叛主流使其获得独立表达的自由,今天看来,该片较大程度地摆脱了商业电影创作规则约束,个性强烈、锐气逼人,以写实手法记载悍匪黑红色的惨淡人生,极具艺术震撼力!导演麦当雄在简朴的影像风格中显现了一股咄咄逼人的气势,令人观之荡气回肠。
《龙门客栈》
(1989)导演:胡金铨
《龙门客栈》是香港影史上最卖座的电影之一。影片虽然在客栈内外有限的空间拍摄,但节奏明朗,利落的打斗动作加上苍茫的西域野外风情,给人以新奇的景观。故事以明朝中期为背景,太监曹少钦的锦衣卫为追杀忠臣于谦的后人与侠客萧少兹、客栈掌柜吴宁展开血腥杀戮。
《龙门客栈》把冷兵器时代的侠义精神浓缩到一个风度翩翩的少侠身上,引发了女性影迷的狂热。本片获第六届台湾金马奖最佳电影、最佳编剧奖。
《投奔怒海》
(1982)导演:许鞍华
1982年《投奔怒海》在香港上映,票房成绩极佳,刷新了香港文艺片的票房纪录。
影片讲述了林子祥饰演的日本记者芥川前往刚刚解放的越南采访,越南政府安排了很多粉饰太平的假像让他参观,但他却从当地女孩琴娘一家的实际生活看到悲惨的真相,于是帮忙他们上难民船逃亡。本片外景在海南岛拍摄,许鞍华在片中展现了导演魄力,邱戴安平的剧本也写得高明。马斯晨、缪骞人和多名大陆演员都演得精彩,而且这是刘德华的电影处女作。
《侠女》
(1967)导演:胡金铨
该片内容取材于《聊斋志异》的《侠女》一节。《侠女》开拍于1967年,历时五年完成,分上、下两集,上集名《侠女》,下集名《灵山剑影》。
该片情节起伏,侠女与书生的往来带传奇色彩,东厂特务式的追打、暗杀,丰富了悬疑气氛。在武打上,仿效京剧舞台上的武打形式。《侠女》由法国片商推荐,参加1975年戛纳电影节展出,外国影评人称它“是糅合了动作、悬疑与文艺气质的电影。在醉人的东方神秘色彩下,它由表面的复仇情节不知不觉进入哲学的领域”,影片获1975年戛纳电影节最高奖--最高综合技术奖,这是中国电影首次获得国际电影大奖。
《卧虎藏龙》
(2000)导演:李安
2000年,在好莱坞打拼多年的李安终于捧出了一部武侠力作《卧虎藏龙》。影片围绕着一把宝剑、三位侠客展开情节,把中国传统武侠文化阐发出了人文之美。袁和平设计的每一段武戏都令人目眩神迷,兼具视觉上的紧张刺激和古典诗意。鲍德熹的杰出摄影和谭盾的精彩配乐也功不可没。本片获奖近30项,其中最重要的是在2001年度奥斯卡颁奖礼上获得最佳外语片、最佳摄影、最佳艺术指导、最佳作曲4个奖项。米荆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