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义
·精神产品自身的丰富性,决定了对优秀作品评判很难用一把尺量到底,所以,在综合的“诺贝尔”之外,不妨也有几个值得一设的“菲尔兹”
·评名人,常常是以“出镜”频率论英雄。要让应当受到全社会景仰的人物有更多人
认识、学习,“名人榜”不妨也像文艺等评奖那样“洗洗牌
”
全国性文艺评奖重新“洗牌”这条消息,在本报版面上有个引题,“奖项过多过滥,压缩势在必行”。
究竟“滥”到什么程度?报道之后还有一则资料:根据日前出台的《全国性文艺新闻出版评奖管理办法》,文艺、新闻、出版的全国性评奖原共计90个,整改后将减至24个。其中全国性文艺评奖由44个减至18个;全国性新闻评奖由14个减至2个;全国性出版评奖由31个减至3个;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在已经改进的基础上,进一步压缩子项数量。说来惭愧,做了多年记者,还是第一次完整地知道了有这么多新闻奖,更不必说对文艺奖、出版奖知之甚少。当然,由于文艺的类别多,虽说压缩之后数量还有18个,倒也在情理之中。
奖项从较少到较多,本应是作品不断繁荣的反映。现在被斥为“滥”,显然已经背离作品的实情,更远离了评奖的本意。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陈建功对压缩文艺奖项有一段话说得不错:“目前,动辄冠以‘全国’、‘中国’名目的奖项太多,亵渎了真正高含金量的作品”,他还认为这种状况很容易滋生腐败甚至欺诈,也让沽名钓誉之徒有机可乘。要不是行家出面说是论非,让以次充好的精神产品戴上美丽光环,必定严重伤害社会主义的文艺创作。类似情况,其实也存在于新闻、出版的“全国奖”评选中。一些人就是先不择手段弄上一个冠以“全国”招牌的什么奖,然后会因为他有作品获得了全国性的精神产品奖项而成为精神文明的标兵,甚至搞个政府津贴什么的也未曾可知,实在贻笑大方。
全国性的综合奖项一定要精,这完全正确。不过精神产品自身的丰富性,决定了对优秀作品评判很难用一把尺量到底。以新闻作品为例。从表现形式上看,文字、摄影、电视、广播各有特定要求,广播必要的重复在版面上可能就是啰唆;在文字作品中,单篇与组合、系列无法一并比高下;同样要求生动、可读,不同题材差异很大……所以,新闻、出版等作品的全国性评奖,在综合的“诺贝尔”之外,不妨也有几个值得一设的“菲尔兹”,或许在治“滥”的同时,也不矫枉过正。
与文艺新闻出版全国性评奖的“滥”相反,所谓“名人榜”的评选则“综合”得有些不分青红皂白了。前几天出笼了一个以文体人物为主的“名人榜”,却冠以“2005中国名人榜”,很没有道理。此处的“名”,好像不是远近知晓的意思,因为其中并无“臭名远扬”的人物;若是“名望”之名,像为成千上万人解决了吃饭问题的袁隆平这样的人物,年年进入前十名恐怕是应该的。
“名人榜”的产生,也让人有另外的联想。现在,很多评比都采用了“上网点击”的方式,其结果虽然不像“金喇叭”那样滑稽,公众权威性却很值得怀疑,不如直说这是网民意愿的体现。随着电视的普及,所谓知名,常常是以“出镜”频率论英雄的,偏偏对国家对民族作出巨大贡献的很多人并无多少“出镜”的机会,如何让这些应当受到全社会景仰的人物有更多人认识他们、学习他们,“名人榜”不妨也“洗洗牌”。
责任编辑 原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