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昨天(16日)从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下称“东风日产”)获悉,截至3月15日,东风日产对于已购车客户所作出的差价补偿总额已经超过人民币1亿元。
东风日产新闻发言人郑爱国昨天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说,三个月来,东风日产已累计对2万多辆涉及降价的蓝鸟汽车实施了差价补偿,平均每辆车实际赔付约
4000元,截至3月15日,对已购车的客户所作出的差价补偿已累计超过1亿元。
去年年底,东风日产正式启动降价补偿政策,承诺从2004年12月15日起至2005年3月15日,如果消费者购买了天籁、蓝鸟等任何一款东风日产的汽车之后,厂家有降价行为发生,东风日产将全价补偿差额。“此差价是指用户实际购车价高于厂家公布的价格之间的部分,而不是两个厂商指导价间的差额。今年1月18日,东风日产对蓝鸟智尊实行新价格,最高降幅达4.4万元。这并不是说厂商就补偿4.4万元,因为事实上,用户在经销商处购车时的价格往往都是低于厂商指导价的。”郑爱国说,“实行‘差价补偿’目的是用其带来的社会影响来重拾汽车销售行业的信心。”今年1月,东风日产的月销售量历史性地突破了1万辆。
作为汽车市场营销的一枚“重磅炸弹”,东风日产运作的“降价补偿”并非首创,而是沿用了去年东风标致的策略。
“在实行‘差价补偿’的一个月内,东风标致307的月销量超过6000辆,对东风标致而言,这个营销策略是成功的。”东风标致公关部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据介绍,去年年底,标致307车型在上市后三个月宣布全线降价,最高降幅为1.9万元,同时对已经销售的6000多辆标致307实施大规模的降价补偿。这位负责人没有透露东风标致用于现金返还的总额,但可以推算,东风标致差价补偿的代价不下7000万元。
尽管实行“降价补偿”后,上述两家汽车厂商的销量均出现上扬,但中国汽车工业经济技术信息研究所所长李京生却表示,差价补偿的行为是非常规的市场行为,可以用于一时,但不可能成为惯例。“东风标致和东风日产都是新兴的汽车厂商,在市场保有量很小的情况下,作出降价补偿协议也是种吸引消费者的有效尝试,但国内没有几家汽车企业能玩得起差价补偿,动辄上亿元的代价,对那些市场份额大的车厂根本无法承受。”一位汽车行业分析师这样告诉记者。
此外,记者从采访中还了解到,一些消费者认为,厂家一旦作出降价补偿承诺就等于同时传达了“即将降价”的信息,这样还不如等到降价后再购买,与车价相关的车辆购置税及保险费用还能得到相应减少。可见,“降价补偿”也是一把蕴涵风险的双刃剑。
本报记者蒋婷婷发自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