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本报3版刊登的《爱惜资源请从书本做起》,在市民中引起了广泛讨论,共有30余人拨
打热线电话,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其中,许多市民赞同课本循环利用,也有部分市民对于操作中的具体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
正方:这种做法值得提倡
昨天下午,市民孙女士第一个打进电话。孙女士告诉记者,她的侄女在美国上学,家人也经常到国外,她发现欧美的发达国家往往很重视书籍的循环利用,她的侄女在美国上学的几年时间,很少自己花钱买书,而美国的学生也早习惯不在教材上涂写。“说实话,美国人的生活水平比咱们高,他们能接受用旧书,咱们为什么不能接受?”孙女士表示,课本循环使用不仅是对环境和资源的保护,更减轻了市民的经济负担,值得提倡。
作为一个小学生的家长,市民梁力先生看到晚报的报道后,立即告诉儿子,要爱护课本,不要乱写乱画,这些课本将来很有可能为低年级的同学所用。梁力说,从以前的情况来看,儿子用过的课本往往闲置一年左右,就被送到了垃圾收购站,现在看来这些教材还应该有更大的用处。
大学学习环保专业的公务员徐先生昨天将自己的想法一股脑“倒”了出来。徐先生说,在西方发达国家,课本循环利用已经有了许多年的历史,青岛作为一个正在走向国际的城市,在这方面应当也完全有实力与国际接轨。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读者在短信中写到,学生应该在领到新课本的时候与学校签订协议书,保证不涂抹课本,这样既有利于实现课本循环利用,更能培养学生的责任心。
一位初三的学生在给记者的短信中说,他非常支持课本循环利用。他说,因为想提前预习,他假期里向上一届的学生借了课本,现在开学了,他还用着旧课本,而新课本就堆在家里,一点用处都没有,想想真是非常浪费。
反方:实际操作尚有难度
虽然因为家庭贫困,自己年少时也是靠借高年级学生的书读完高中,但几十年过后,市民李女士却站在循环使用教材的反对方。李女士告诉记者,自己因为家贫,上学只能用别人用过的旧书,她知道孩子用旧书时候心里的酸楚。“现在的孩子,什么都愿意要新的,发教材时书上有个折痕都不乐意,让他们用旧书能行吗?”除此之外,卫生问题也是她最关注的。李女士说,旧课本大量循环到学生手中,谁也不能保证书以前的主人没有传染病,课本上没有病菌存在,如果孩子真因为旧书的缘故被传染了疾病,那就得不偿失了。
47中的张青媛老师虽然对课本循环为环境保护带来的益处持肯定态度,但她也提出了一些具体问题。首先,政治等不少科目的课本每年有很大变化,旧书会给教学以及学生学习带来麻烦;其次,学生升学复习的时候不可能脱离课本,保留以前的课本,可方便学生查阅、复习以前的知识;另外,现在的学生都习惯于在书上记录要点,这些信息对他们很重要,而对后来的学生来说却是累赘。
从美国留学回来的张女士称,国外的课本用质量相当好的铜版纸印刷而成,利于保存,再加上孩子们的保护意识,即使多人用过也非常整洁;而反观咱们的教材,首先质量上就有差距,再加上孩子们没有保护意识,尤其是低年级的孩子,一个学期下来,书就被翻成了“烂狗肉”,这样的书传到谁手里,谁也不愿使用。
课本循环应循序渐进
青州市自去年起,课本实现循环利用,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省下了150万元的课本费,更大大节省了木材、水、电等资源。昨天,青州市教育局基教处的刘处长给记者提了个醒,这课本循环不能求快,要步步推进。
刘处长介绍说,目前青州市的课本循环利用是限制在某些学科的,像初中学校,政治、历史、地理、生物等科目的课本使用频率低,从去年下学期开始,初一学生这4门课本用完后,整洁干净的就由学校收回给下一级用;音乐、体育、美术、信息技术、实践活动、健康教育这6门课本共29.13元,由于每周仅一二课时,由校方出钱购买几百套存放在专用教室,学生上课时无偿使用,下课后放回。“不过,前提是要确保教材的稳定性,不能总换版本。”
昨天很多市民也打电话说了他们的建议。新昌路小学的纪老师说,现在小学有些课程,课时少,每周一节甚至是隔周上,这些书完全可以在学校内实现隔年级循环;一些使用频率较高的教材,在课本保护较好和学生自愿的前提下,可收集起来,送至贫困地区的小学或者是希望小学,让那些地方的孩子能用上免费的课本。
市民徐先生指出,最应开展课本循环利用的是大学,因为大学里课本的使用频率较中学要低很多,有的书买了甚至用不了几次,如果课本循环利用在大学里能倡导起来,一来可以节约资源,二来也能减轻贫困生的经济负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