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读高一的学生是山东省实施高中新课改以来的首批高中生,期中检测后,高一学生将开始选修课程的学习,选修的科目有文理之分,学生也要面临文倾向、理倾向的选择。时到如今,还有相当一部分同学拿不定主意。那么文倾向、理倾向该如何选择?这种选择和以前的文理分科究竟是不是一回事?带着这些疑问
,记者走访了部分课改年级的负责校长和一线教师。 选修课满足个性要求
青岛9中分管教学的副校长马振辉介绍,文倾向、理倾向和以前的文理分科有明显差异。新课改更注重学生的潜质和丰富个性,不再把学生简单地分为文科、理科。青岛9中的高一行政班将继续保留,必修课在原班统一上,选修课,同学们可以根据选择到指定教室“走课”。因为即使都是理倾向的学生,选修的课程也是分为不同系列的,高一开始选修的科目是物理和化学。比如化学,就有两个版本———“有机化学”和“物质结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一刀切”式的把学生分为传统的文科、理科,虽然有利于学生的管理,但难以体现新课改的精神。
从潜质确定文理倾向
如何确定自己到底该选择文倾向还是理倾向呢?马校长提醒学生和家长,让每一个人都在最适合自己的位置上学习和工作是最经济的社会行为准则。家长首先要考虑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发展潜质,如果孩子的理性、抽象思维发展得比较好,理科基础强,学起来得心应手,那就应该选择理倾向;反过来,孩子的感性、形象思维略胜一筹,就应该考虑文倾向。其次还要充分考虑孩子的兴趣、爱好、特长,因为由于兴趣、价值观和个性等因素的决定,每个人适宜从事的职业和发展方向也是不一样的。
对于文理科都很优秀的同学,选择文倾向、理倾向也是个难题。虽然两年后才参加高考,马校长建议,高一时就应确定高考专业发展的基本方向,这样可以减少许多盲目性,学习目标也更明确。对于学科强弱明显不均的同学,选不好将来很有可能没学上,如果选好了,可能就会考上心仪的大学,所以要格外慎重,尤其要多听从任课老师的指导。
走出重理轻文的误区
在选择文倾向、理倾向的问题上,许多家长存在着重理轻文的误区。文科和理科完全没有孰优孰劣之分。
记者走访了岛城的一些重点高中,发现从现在选报的情况看,选择文倾向的同学增幅较大,有上升趋势,老师们担忧,如果比例失衡、失调,肯定会留下“隐患”,直接影响两年后的高考。青岛19中郑群老师介绍,有些同学初中理科基础挺好,上了高中,由于一两次考试失误,尤其是物理学科,便误认为自己不能选择理倾向了,于是匆忙变换“转向灯”,这些同学将来很可能会更找不着感觉。
选修“走课”,对岛城高中学校来说,无疑是一种新的尝试,能否“走”好?如何“走”?青岛15中孙晓东主任表示,“走课”的确体现了新课改的精神,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但操作起来难度较大,师资、教室的配备都需要增加,管理也会遇到许多现实问题,如学生的纪律如何保障?课程表如何排制?晚自习如何安排等等。
新课改是一场学习的革命,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但教育容不得有什么“闪失”,对于新课改,我们将继续关注。兰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