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至今保护较好、韵味十足的太平角四路马牙石路面。 |
|
本报有关“马牙石路”的报道,引起许多摄影爱好者前往“聚焦”。 |
|
德县路上的“马牙石”路坑凹不平。 |
|
已铺成石板路的松山支路。 |
|
曾经铺满马牙石的枣庄路如今换成地砖,变得面目全非。 |
马牙石路仅剩十条
根据市民们提供的线索和现场察看,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市尚存的马牙石路约有10条(片),其中,成规模的只有5条:德县路(天主教堂至中山路段)、福山支路、鱼山支路、太平角四路、芝罘路(靠沧口路一侧),其余大多长度和宽度都很小,或根本不能称之为路,只是一片马牙石铺就的空地,且大多藏身于居民区内,平时难觅芳踪。
德县路长200米,宽约七八米,是现存不多的马牙石路中宽度和长度最大的,也是其中最富盛名的。据专家介绍,德县路始建于20世纪初的德占时期,距今已近百年;
福山支路长百米有余,宽4米左右,历史在80年以上;
太平角四路长约80米,宽近4米,历史不详;
芝罘路长不足50米,宽约5米,建成于德占时期晚期;
鱼山支路是其中建成最晚的一条道路,约在上世纪六十年代,规模也比较小。
截至昨日下午,短短3天时间里,上百名热心市民向本报记者提供了岛城马牙石路的情况。为详细了解岛城马牙石路的现状,昨日,本报记者用一天时间将这些路走了个遍,了解了这些百年老路的前世今生。
记者探访发现,目前岛城保留下来的马牙石路为数不多,能完全保留原貌的更是屈指可数,而因种种原因,大多数道路破损严重,坑洼不平,让人看了着实心疼。
只有两条韵味犹存
采访过程中,记者发现,在剩余不多的马牙石路中,保存最好的要属太平角四路和福山支路了。
昨天下午,记者在太平角四路看到,与其他马牙石路相比,这条路因前年刚整修过,表面十分平坦,石块大小比较均匀,石块间隙也比较小,脚踩上去感觉十分舒适。太平角四路处于旅游疗养区内,两侧植有多株迎春、耐冬,在这条充满历史韵味的小路的点缀下,老青岛的那种独特味道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福山支路是另一条原貌保持较好的马牙石路。这条路位于康有为故居上方,虽说路长只有百米,但道路蜿蜒曲折,在路两侧随处可见的丛丛翠竹的掩映下,更显示出一派曲径通幽的意味。此处还有大量基本保留原貌的西式建筑,与这条马牙石路相得益彰。
多条“马牙石”面目全非
昨天记者寻访发现,除了以上两条幸运路外,大多数马牙石路因年久失修、人为破坏而面目全非。
从规模上说,德县路是我市目前最宽最长的马牙石路,且因位于著名的浙江路天主教堂附近,知名度也是最高的,但细问起来,多数市民却不愿意前去观赏,原因只有一个,周边环境实在太差,多处路面被破坏了也没有修补,毫无观赏价值。
昨天下午,在现场记者看到,因路边有一个著名鱼市,路两侧到处充斥着浓重的鱼腥味和一种发霉变质的臭气,路中央则污水横流、十分湿滑,人走在路上,稍不小心就可能溅上一身脏水。
除了环境差外,因常年遭受载重卡车的重轧,且得不到维护保养,德县路上许多马牙石被轧得东倒西歪,有些地方的马牙石还被随意抽走,形成了一个个洞,车行至此都要十分小心才行。同样是马牙石,与福山支路和太平角四路相比,德县路的成千上万块马牙石的处境真有天壤之别。
除了德县路外,芝罘路的马牙石被破坏得也十分严重,短短几十米的路面就有三四个坑,市民说的枣庄路、松山路早已被抽掉了马牙石,代替它们的是普通石板,其中,枣庄路仅剩路边还有数块残存的马牙石,让人还可以依稀看到当年马牙石路的景象。
“老青岛”的心声——家珍要自爱
说起身边的马牙石路所遭受的种种痛苦,居住在德县路、芝罘路、枣庄路等马牙石路附近的市民们格外惋惜。
市民刘先生告诉记者,他在德县路旁住了近30年了,对这里每块马牙石都有着深厚的感情,但近年来看着这条路被如此糟蹋,他都不忍心在这里走。
市民徐女士则表示,马牙石路是咱所有青岛人的财富,大家都该好好珍惜,政府部门应出台相应法规,保护现存不多的马牙石路,将不平的道路重新铺装,并尽量保持它们的整体外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