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月14日举行的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上,温家宝在回答有关“三农”问题时意味深长地说:“我想起了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的一句话。他说,世界上大多数人是贫穷的,所以如果我们懂得了穷人的经济学,也就懂得许多真正重要的经济学原理。世界上大多数穷人以农业为生。因而,
如果我们懂得了农业,也就懂得了穷人的经济学。我不是经济学家,但我深知农业、农民和农村问题在中国的极端重要性。没有农村的小康,就不会有全国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不会有全国的现代化。”(见3月15日《大河报》) 舒尔茨先生的观点经温总理的阐释演绎,被赋予深刻的现实意义。懂得了穷人的经济学,也就懂得许多真正重要的经济学原理。这岂止是探求学术理论所必须遵循的思路,实践治国理念何尝不是如此。衡量一个社会的发展成果,除了GDP、财富增长速度等数字,还有更多民生指标。坚持深入基层和老百姓拉家常、及时查找欠薪顽症并掀起“讨薪风暴”的总理,走进矿井、深入艾滋病人群中,与群众一起围坐在巷道上吃着包子开怀畅谈的总理……他用朴实无华的感人行动说明一个道理:公共政府必须围着民生转,只有忠实履职,弥合社会公平底线的裂缝,让广袤的田野上再次唱响“希望之歌”,改革才会产生最坚定的人心之基。 一只沿口不齐的木桶,其盛水量的多少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的长度。这个经济管理学中的“木桶理论”告诉我们,全面建设小康、构建和谐社会,我们尤其要关心那块“最短的木板”,防止少数人对社会财富的畸形垄断,通过政策救济、制度保障等手段呵护弱者。当不同群体的“木板”同时得到拉长时,公众道德、人类文明、人们的幸福感才能与社会财富一起获得足够增量。 站在民生的角度,与总理一起领悟“穷人经济学”理论十分必要。希望那些一味羡富傍富、爱富嫌贫的基层官员就此警醒。我们的政府和经济学家,不能只做富人的帮手,更应当好穷人的保姆,不要再干出为招商引资不惜污染水源、牺牲工人权益之类的事情来。张培元《大河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