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媒体在中国用现场辩论的方式讨论比较敏感的政治话题,这还是第一次
“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会改变吗?”──2005年3月10日晚,英国广播公司(BBC)王牌时事政论电视节目“问与答”(“Question
Time”)在中国的现场节目录制,以这样的问题拉开帷幕。
这个在西方很有名的节
目第一次进入中国。这也是第一个在中国现场录制、议论中国政治的国外政论节目。20多年前,普通中国人要收听BBC等外国媒体,还会被视为收听“敌台”。
上海电视台演播厅灯光明亮,180多名黄头发和黑头发的观众把大厅坐满了。他们6时半陆续进场,先被领入一个房间,佩有BBC胸牌的工作人员向每人发了两张小卡片,让观众在每张卡片上写一个问题。7点半,大家进入录播现场。工作人员在一大堆问题中,挑选了8至10个,其中包括备选问题。
邓永铿、龙永图、彭定康、大卫·丁布比、刘建超、伊莎贝尔·希尔顿(从左至右)
演播厅是个长方形的大厅。观众席前方有半月形的红色主席台,台上是为主持人和嘉宾安排的6个座位,主席台之后是东方明珠电视塔图案的布景,上面印着“Question
Time”字样。地上写着大大的“Shanghai”,红地毯白字,很醒目。观众席左边安排了媒体席,挤满了各国新闻机构的记者。
上海科技京城申联软件基地秘书长周朝明博士说:“我是美国麻省理工的毕业生,麻省同学会给我发了BBC来这里做节目的信息。上周,我在网上报了名。本周一,一个自称约翰斯的BBC工作人员打电话来确认了我在申请表上填写的内容。在提问这一栏里,我提了两个问题,一个是中国经济改善后,国力增强,老百姓的心态有没有随着调整,适应新的发展?第二个问题是中国是否最终能超过美国,成为强国?”
和周朝明一样,节目现场的大部分观众是经由朋友介绍,通过网络申请来到这里的。据了解,这些人中有研究人员、企业人员、学生、政府工作人员、领馆人员等。中国人约占三分之二。
“事实上,我们有选择观众的自由。只有少数观众是由上海外办推荐的。我们也可以对此说不。”BBC政治节目负责人利克·贝里说。节目不是直播,而于格林尼治时间3月10日22时35分在BBC一套播出,估计有400万-500万英国观众收看。
精心挑选嘉宾
8时整,英国著名的时政主持人大卫·丁布比进入了演播现场。他是个头发花白的英国老头,看上去不苟言笑,穿深灰色西装。在BBC工作了40多年的丁布比,第一次来中国做政治节目,从表面上看不出生疏的感觉。
接着,时装品牌“上海滩”的创办者邓永锵,末任香港总督、现任牛津大学校长彭定康,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谈判首席代表、现任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中国外交部新闻发言人刘建超,以及作家伊莎贝拉·希尔顿,陆续从观众席右侧的通道进入现场。
“BBC告诉我,我在他们的嘉宾名单中。可能经过一番筛选吧,最终我来到这里。”刘建超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在嘉宾人选上,BBC显然有着考虑。利克·贝里表示,“我们邀请了中国的外交部发言人,因为首先他代表中国官方的态度;其次,他的英文很好,对中国问题非常了解,对于经济方面的问题也很熟悉。彭定康,他是个很有名的政治人物,并且他与中国和英国政治都相关。”当然了,嘉宾也并非都是职业政治家。比如邓永锵,他是香港非常著名的时装设计师,同时也在北京大学教哲学。希尔顿写过一些有关中国的书,她曾经在上海与北京学习。
与此同时,北京正在召开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与全国政协十届三次会议。“我们也非常惊讶于这一巧合,事实上,BBC内部做计划时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贝里表示。
辩论
嘉宾入座完毕,辩论正式开始。观众提出第一个话题: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在未来会否改变。丁布比说:“龙永图。”于是,龙永图首先对这个话题作出回答。他和刘建超都阐述了中国计划生育的必要性。接下来,每一位嘉宾都对该话题发表见解。观众可以举手发表意见。所有人都用英文发言。意见不一致时,争论就会出现。
第二个问题关于香港民主,刘建超认为要坚持基本法,香港的繁荣与稳定很重要。彭定康说他当年做香港总督时也不是直选的,是上面委派下来的。
在第三个“中国制订反分裂国家法”的论题上,彭定康说,出台这个法律,可能会激化两岸关系。一位中国观众说:“我们给了台湾时间。”
刘建超说,反分裂国家法是一部维护中国领土完整的法律,“数百年前中国人发现了台湾岛。台湾不仅属于台湾人民,台湾属于十多亿中国人民。台湾属于中国。”这时,场内响起一片掌声。
略带火药味的现场气氛在第四个问题被提出时轻松了下来。大家讨论了中国长大成人的独生子女一代是否缺乏社会责任感。
一位观众说,他十年前在国外生活,现在回到中国,认识的一些年轻人都非常有活力,他们很努力工作。
争论最激烈的是第五个关于美国出台《中国人权问题报告》的议题。一位中国观众说,英国打伊拉克,侵犯了很多伊拉克人的人权。
观众中有个女孩说,她父亲是乡下学校的一位教师,十年前下岗,没有得到补助。但另一个女孩说:不要老是说十年前,要朝前看,现在中国教师的待遇提高了。
最后,龙永图说:“重要的是,中国已经把保护人权的问题,纳入国家宪法中,在国家根本大法中体现了保护人权的重要性。”
最后,“问与答”讨论了中国经济能否在今后的20-40年内赶超美国。彭定康称,他相信中国经济会快速增长,会在世界上占很大份额。龙永图说:“关键是二三十年后,你快乐吗?”大家都笑了。
9点半左右,节目到达尾声。“我非常惊讶,上海的观众能这样活跃。他们表达清晰且尖锐。”彭定康说。
为什么选择中国,为什么选择上海
北京是中国的政治中心,为什么一个时事类节目要选在上海呢?BBC政治节目负责人利克·贝里解释说,“我们选择上海,因为它是中国的经济中心,发展速度很快,看今天的上海能代表中国的将来。”
“没有选择北京的一个原因在于,”他补充道,“目前北京正在举行‘两会’,许多重要的演播厅和宾馆都被占了。”
据BBC工作人员介绍,在签合同的时候,BBC与中方说得很清楚,要保证节目平常的条件与平常的水平,保证观众可以在非官方的气氛中自由讨论感兴趣的议题。“如果这些不能保证,我们就不会来中国做这个节目。”
事实上,“问与答”的上海现场秀只是BBC中国周计划的一部分。从今年3月7日起,BBC就通过其全球性网络推出中国专题周节目,从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活各个方面,对中国的发展进行报道。这也是BBC首次针对一个国家特别制作的专题节目。
而此前3个月里,大约有60位BBC记者穿梭于中国各地,进行了形式多样的报道如现场直播等。报道题材非常广泛:从中国经济发展和贫富差距,计划生育和生活方式,到奥运会和中国对国际社会的影响等等。
BBC中国业务发展部的总监李文向媒体表示,中国周的想法最早是由国际部提出的,立即引起整个BBC的兴趣,时政、经济、社会、科技、文化、体育各部门,广播、电视、网络各媒体,对内、对外几乎所有部门都踊跃申请参加。
BBC方面一再强调,举办中国周主要基于两点考虑:第一,中国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速度令世界各地的BBC观众和听众都产生了极大的兴趣;第二,近两年英国各媒体对中国的报道明显增多,BBC不想落在其他媒体的后面。
据媒体报道,在英国,谈论中国可以说成了时下最流行的话题之一。在各种政界、工商和学术界的活动中,人们都能感受到“中国情结”在不断提升。
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BBC或许还有另外的动机。“BBC来中国做这个节目就是为了开拓中国市场,”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李希光指出,“因为BBC面临CNN、半岛电视台等国际传媒的激烈竞争。它来做这个节目,就是凸现它的能力──即证明它有能力在任何地方做任何节目。”
就职于香港Pacific Epoch公司的媒体咨询师黄慧舒女士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很多国外媒体都对进入中国这个大市场垂涎三尺。”
“十年之前我们无法做这个节目”
利克·贝里感谢中国政府对这期节目的大力支持。“他们没有提出任何异议,没有附加条件。我们一开始就强调说,这是以英国观众为对象的电视节目,不会一味为中国说好话。结果,中国外交部以一种相当漂亮的姿态表示接受。”
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童兵看来,“这个活动举行的本身就是个成果。”他说,外交部有新闻发布例会,海外媒体也可以对中国领导人约专访,但用现场辩论的方式讨论中国的政治话题,还是第一次。目前海外媒体在中国,大部分制作娱乐与体育类节目,在经济领域就有所限制,政治和法律领域是不能做的。
BCC方面也承认,中国确实在发生巨大的变化。“我认为现在已经不是十年前了。十年前我们肯定没有办法做这样的节目。”BBC工作人员马克·佩森表示。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系主任展江说,全球化不可阻挡,跨文化传播不可避免。另一个方面,这是中国的一种国际公关。
“事实上,我并不觉得这些问题敏感。它们都很现实,也应该讨论。”刘建超表示,“这是个非常好的渠道和机会,把中国人的观点向西方观众传递。尽管他们不一定同意我们所说的,但是起码表达了我们的看法。BBC在中国举行这样的活动,也反映了西方社会对于中国飞速发展的关注。”
“只要有利于中国与其他国家人民之间的交流的事情,中国政府都欢迎。”他补充说。
但现场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男观众也表示了某种担心:“来的人都是些英语很好的人,而且很多都有国外经历。BBC做这个节目挑选的标准,可能在中国只有受过西方高等教育的人士才符合。带有意识形态特色的西方传媒对中国精英阶层的影响,将成为未来中国的一个焦点话题。”
“问与答”
“问与答”是BBC电视一台的重点节目,每周制作一辑,邀请嘉宾到现场回答观众提问。观众提问大部分和热门时事有关,嘉宾事先都不知道观众会问什么问题。参与的嘉宾有政客、公务员、时事评论员、作家、艺术家等。不少问题相当尖锐。郑
焰 记者 章 原 黄 琳
责任编辑:屠筱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