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南京3月13日电(记者李灿、方益波、刘兆权
东方卫视记者李姬芸)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与杭州,是祖先留给中国人的两块宝地,总是被人们相提并论。20多年来,同处长江三角洲,相距仅100多公里的苏州和杭州互相竞争,又互相学习,三个文明同步跨越,再次联袂崛起,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
双子星座”。
在苏杭采访的每一天,记者都被这里的人们感动着。苏杭人说,人间天堂不是天生的,而是人造的。构建和谐社会,根本在于人。
斯文人多,不会不和谐
“要是每个人都喜欢吟诗、作画、唱戏就好了!”
在苏州市大儒巷小学,11岁的小姑娘沈希炜微笑着对记者说,“我很喜欢一位散文家写的句子:藤,蒙盖在古老的城墙上,使它显得更加古老。默默无言,却能显出它的内在美。”沈希炜的学校每周都有昆曲课,她已是一名昆曲“老”演员了。在杭州西湖边的平湖秋月,正在茶室喝茶的退休工人金荣华告诉记者:“我经常到风景区坐坐,读读园林里的对联。每次多领会了一点古诗词的意思,我都很开心。”在苏州和杭州,沈希炜、金荣华这样钟情文化的斯文人成千上万。“一定要大力培养斯文人!一个地方的斯文人多,社会肯定会和谐。”中共苏州市委宣传部长周向群对记者说,“都说苏州人吵架像说话,好像天生就斯文,其实不然。斯文讲礼、不喜吵闹的习惯,必须长期培养,要花很多钱,费很大劲。”
2004年,杭州承办了第7届中国艺术节,苏州则承办了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为了迎接世界遗产大会,苏州美化城市,保护文物,培训志愿者,花了100多亿元。一位名叫吴彰焕的退休工人告诉记者,得知世界遗产大会将在苏州举行之后,他两年多时间一直很兴奋,多次跑到会场建设工地去看,老是觉得工程进展太慢,人家笑他比市长还着急!大会组织者们说:“就凭这一点,大会就开得值!”
自1982年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以来,苏州和杭州各种群众性创建活动从未停止过。你追我赶,互相竞赛。你举办展览会、演讲赛、电视论坛、报纸征文,我评选新风户、文明单位、特色文化乡镇;你组建文娱体育表演,我创建公民道德示范社区……如今,两市双双成为全国文明城市、卫生城市、环保模范城、文化先进市、双拥模范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市……
历史上,苏杭出过全国最多的状元,今天的两院院士也是苏杭籍人最多。崇文重教的苏杭人,追求斯文雅致,名士风流,特别舍得在教育上投入时间和金钱。目前,两市人均受教育年限已分别达到14.2年和15年,遥遥领先于国内一般城市。唐朝大诗人白居易曾先后担任杭州刺史、苏州刺史,宋代文学家范仲淹、苏轼分别出任过苏州知府、杭州知府。苏杭人说,不做斯文人,愧对祖先!
志在富民,不愁不和谐
仓廪实而知礼义。中共苏州市委书记王荣、杭州市委书记王国平都认为:社会要和谐,经济是基础。绝大多数人生活有保障,少数特困者能得到救助,社会就会和谐。
20多年前,苏州只是一个中等城市,杭州的经济在省会城市中也不突出。如今,苏州的经济总量已居全国城市第四,杭州在省会城市中高居第二。2004年,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已分别达到14451元、1456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7460元、6382元,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多年来,苏州以外资企业称雄全国,杭州则是民营经济全国领先。他们互相取长补短,目前苏州的民营经济,杭州的招商引资都在国内有了不可小视的地位。漫步苏杭农村,满目青绿山水,密集的楼房显示出农民的富裕。城乡差别已不太明显。
增加收入的基础是就业。苏州目前仅一万余家外资企业就提供了50多万个岗位,常住人口中有1/3是外来工及其家属。杭州仅2004年新增就业岗位14.1万个,实现再就业13.7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仅4.33%。10多年来,苏州工业园区拆迁了近3万农户,农民损失多少,就补偿多少,没有发生过一起治安事故。杭州江干区出钱培训35岁以下有劳动能力的农民,并规定企业每招收一个失地农民,政府每年补贴1000元-4000元,使大批农民转化成有技术的城市职工。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和社会救助网的社会保障体系,在苏杭已基本形成。
为了让困难家庭获得自尊与方便,苏州平江区创办了“一家人慈善超市”。受助者可以到超市自由选购低价、合用的商品,避免了经常在邻里眼前接受别人扶助的尴尬。原杭州丝织厂女工沈丽君几年前下了岗,丈夫又不幸患上尿毒症。市工会动员社会力量,募集资金帮她丈夫换了肾,又安排她承包了一处学生宿舍洗烫服务部,走出了困境。在杭州已连续开展5年的“春风行动”中,类似的故事不胜枚举。
在苏杭两市,社会资源纷纷向普通百姓打开了大门:越来越多的景点、公园、博物馆免收门票,许多收费站被撤销,大型晚会请群众免费看彩排,高档演出向低收入人群赠票……2004年,苏州被中央电视台评为中国魅力城市之首;杭州被《瞭望东方周刊》评为幸福指数最高的城市。
尊重民意,消除不和谐
苏杭的领导者们深知,要保持社会的和谐,必须加强干群沟通,让民意正常表达。
前些年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杭州和苏州都有不少人批评本地政府的工作落后于对方的政府。两市党政部门立即行动,分别开展了旨在学习对方的大规模调查研究。
2003年10月,苏州市统计局发布《苏州与杭州城市比较分析报告》,指出杭州在中心城市功能、教育科研实力、服务业水平、居民收入等方面明显高于苏州。据此,苏州提出《服务业跨越计划》,决心着重发展现代服务业,赶上杭州。
无独有偶,2003年11月发表的《杭州市城市发展概念规划》中,将“杭州与苏州”专列一节,指出苏杭应该在环境保护、区域旅游、基础设施一体化等方面携手发展。两市应强调共建共享观念,确立良性竞争机制,不能互相损耗。
于是,苏嘉杭高速公路通车了,“天堂之旅”旅游合作启动了……
为了让百姓的不满得以表达,苏州市从2002年起,每年开展“纳税人评议政风行风”活动。发动2万多位市民、6千多个单位对公安、教育、卫生等47个部门和行业的政风、行风进行评议。3年下来,群众的满意度不断提高。
杭州市的“96666”党政机关投诉电话和“12345”市长公开电话,被老百姓称为“连心热线”。因连续两年群众反映强烈,市药品监管局被调整了领导班子;66名机关工作人员受到了处理。据不久前一次统计,96.7%的市民认为机关作风得到了改善。
在姑苏城外寒山寺,唐代高僧寒山、拾得被人们奉为“和合二圣”,在杭州钱塘江边,六和塔耸立千年。和谐,是苏杭人民世世代代的共同追求。今天,这两座古时“人间天堂”的人们,正以创造性的劳动,建设更加和谐美好的新天堂。(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