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林莽 不读孔孟而读老庄,不仅由于兴趣使然。对儒家的厌烦,缘于五四思想熏陶,尤其是鲁迅非孔论的影响。随着入世日深,渐渐认识到,在中国,即使一句孔孟书不读,人们思想观念生活习俗上,也早已被儒家深入人心、渗透民间的浑厚传统所浸染了,又何必再引经据典去作“理
论”的归宗呢?道家思想在知识分子中也有相当影响,但却淡隐得多。孔儒之学上可为达官,下可作平民,学到手便得许多实惠。老庄的清静无为旷达不羁,学好了可以使人超脱于尘世嚣嚣物欲追逐的烦恼之外,学不好也易使人懒散消沉,失去对人生积极进取的追求目标。 我读庄子多留恋那天马行空、汪洋辟阖的散文美;读老子,则被那凝练、深邃的思想之浑厚玄所需撼。老子的《道德经》五千言,讲的是宇宙人生许多大道理,我觉主要还是对掌权的“圣人”们发言,偏重于为政之道的论说。
“小国寡民”的一幅画图,是他心中的“乌托邦”,也是农耕社会早期升平理想的缩影。所谓“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的封闭状态,便是理想主义的王国吗?这样甘于落后、停滞的极度保守,当然是不现实的。当今社会,已处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这类过时的“梦呓式”理想,只能作一种笑谈之资看待了吧?其实也不尽然。如同在盛夏时饮一杯琼冰,对热衷物欲追求无止境者,是否能起一点清新缓解的作用呢?“虽有甲兵,无所陈之”,其实至今仍是每个爱好和平者的愿望,核不扩散的努力,便是一个明证。
清静无为,对于个人而言,是对物欲膨胀的精神节制,对当权者,“无为而治”便是一种施政方略了。老子站在老百姓的立场,要求统治者“简政”,不以诸多繁文缛节扰民。与重礼教讲排场的儒家主张大异其趣。
老子书中有许多精辟之言,对社会和民生的剖析,是极为深刻的。“天地不仁,以万物刍狗”,这句是宾,“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这句为主。他所谓的“圣人”,是指当权者。所谓刍狗,乃古代祭祀时用草扎成的“狗”型,祭完便抛弃了。老子的这句话,一针见血地揭示了当时统治者与老百姓关系的实质。他还说:“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对当时社会上贫富不均、两极分化、弱肉强食的不合理现象,老子的概括十分深刻而中肯。我早年读曹禺《雷雨》的序,见到他所引的这一句话时,就深深受到震撼。所谓“不足”,是指衣食难以周全的穷苦人,弱势群体。社会不但不予扶持,反在损害他们的利益,用以伺奉、补偿、满足“有余者”即富裕者填不满的胃口。老子以如此精炼的七个字,指陈了人类社会长期存在的一大弊端,至今不失为一种有力的警示。
老子的所谓“道”,是其学说之根,主要指主宰宇宙万物的客观规律,它体现于“一”。但“一”并非孤立存在,矛盾存在的规律决定了其必有对立面,那便有了“二”。世界的多元性,思想的多样性,是不受人的主观约束而会不断出现、存在的,这便是“二生三,三生万物”的道理,是事物多样性及其不断发展、变化的必然规律,也是人类思想文化生生不已持续繁荣的根据。老子的这一认识是唯物的,也是辩证的,至今犹有灿然光辉在。
我们正处在一个物质日趋丰盛的社会,不少人醉心于物质生活的享受,而淡漠了精神的追求。在这方面,老子返璞归真,清心寡欲的一些名言,便值得记取和借鉴了。譬如这一段话: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这里有一个“度”的问题。人对于物的追求,超过了正常的界限,便反过来成为一种“迷醉”而受其害。最常见的例子便是饮酒过量烂醉如泥时的那种身心摧残的状态。但是,沉醉于声色犬马,迷恋着美酒佳肴,或狂嫖滥赌,或嗜毒成瘾者,还有那些利欲熏心,贪赃枉法之徒,一旦被物欲所牵,就很难理解清心寡欲,返璞归真的精神境界之高尚和纯洁了。“为腹不为目”,就是实事求是,但求温饱,不尚浮华,不作淫乐无度的追求。老子在这里所说的“圣人”,是有一颗平常心的正常人,无奢靡之欲,甘守俭朴之风,所谓“去彼取此”的抉择,或也值得俯仰沉浮于现代生活中的人们冷峻思考一番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