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利益集团散布的种种“威胁论”,没能阻挠联想进军全球第三大PC厂商的梦想,美国政府最终还是通过了对联想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的审查,中国电脑商终于轻装上阵。消息人士昨天向记者透露:联想与惠普、戴尔在全球范围内的“遭遇战”即将打响。
新联想提前5天过关 杨元庆仍是平常心
并购案在美国当地时间3月9日通过审查,在联想与IBM的官方声明里,特意用了一个很积极的字眼来形容:“提前”。因为,“美国外国投资者委员会”(CFIUS)调查的截止期限是3月14日。
实际上,这是一场大凶险之后的自得其乐。
作为交易审查机构,CFIUS的成员包括了美国政府的13个机要部门,各个权势遮天。一般的跨国并购交易,他们在30天内就能放行,而联想耗资12.5亿美元对IBM个人电脑业务的收购,CFIUS整整审查了70天。
1月24日,CFIUS决定对联想与IBM交易进行45天的延期调查,以评估该交易是否会对美国的国家安全带来潜在威胁。如果到3月14日,CFIUS仍没对联想并购案达成一致意见,包括美国国土安全部在内的13份秘密报告,会承送到美国总统布什的案头,为期两周的“最后审判”随即开始。如果真到如此地步,联想两代人的国际化梦想很可能化为灰烬。
好在是一场虚惊。即将成为一家拥有近两万名员工的跨国企业的最高领袖,杨元庆当晚对新联想诞生前的种种波折,表现了应有的豁达:“我始终是以平常心对待美国政府此次审查的,这是一个正常的程序。而且美国的审查制度毕竟是完善和有章可循的,新联想会充分尊重各国法律法规的要求和对国家安全的关注。”
事情并未闹到布什那里 联想委婉批评“幕后游说”
先前如此危险的情势的导火索却只是一封简短的警告函——美国著名共和党议员唐·曼祖罗与其他两名共和党议员在中国春节的大年初一致信美国财政部部长斯诺,要求CFIUS对联想与IBM交易进行延期调查。
那时,他们扛出的大旗是“国家安全”。信中写道:“第一,这笔交易可能将美国先进技术与公司资产转移至中国政府;第二,这笔交易可能把应予授权或受出口控制的技术转移给中国政府;第三,这笔交易可能导致某个涉及个人电脑的美国政府合约由中国政府参与完成。”
1月底,曼祖罗议员又抛出了“市场威胁论”,认为“联想试图取得对美国PC市场的控制权”,潜台词是可能造成大批美国工人失业。
于是,联想与IBM对美国官员长达40天的说服工作由此开始。虽然不理解已是“日用品”的PC怎么会威胁“国家安全”,但联想依旧向美国派遣了高级别的交涉队伍。
“谈判各方都不想把事情最终闹到美国总统那里。”候任联想董事局主席杨元庆前天晚上透露。但他表示,与美国13大部门的谈判异常艰苦,“我不方便说各方究竟作出了哪些让步,但交涉结果最大限度地保障了新联想的合法权益与核心竞争力,我们将按照现有的业务方式继续向美国各个政府机构提供产品和服务,原来的销售、服务、生产方式没有改变”。
杨元庆也委婉地表达了心中的不快:“CFIUS延长审查期限,显然与美国议员的那封信有关系,当然,也与幕后的那些游说力量有莫大关系。”
实际上,美国的幕后游说力量极大地消耗了联想高管的精力。
杨元庆承认:“一个多月来,我(为谈判)几乎投入了所有精力,每天过得都不轻松。”联想、IBM手忙脚乱的同时,戴尔、惠普这些全球电脑霸主则趁机全力争取IBM的客户,在全球范围内追杀“襁褓”中的新联想,广告与新品攻势铺天盖地。
责任编辑:屠筱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