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历史优秀建筑对于一个城市意味着什么?是一段凝固的时代记忆,是一
种生活方式得以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见证,抑或是对历史无言、逝者如斯的一声穿越时空、历尽风雨飘摇的感叹。当2005年春天青岛市人民会堂的二次改造正式开工,机械马达的隆隆轰鸣和拆卸中激起的滚滚烟尘彷徨四溢之时,这座历经近半个世纪风霜的优秀老建筑尽管也会有些许的神伤,却一如1960年首次矗立老城中心的风光。因为在2005年,城市赋予这座历史优秀建筑以新的使命:它在城市中的角色定位将会发生有生以来首次质的飞跃,并将准备以全新的内涵迎接即将到来的新生。而这一次它所承载的,将会是城市另一个崭新时代的辉煌记忆与另外一种特定生活方式的衍生。    背景如果说1997
   年青岛人民会堂历史上的首次大规模改造,还只是对已有设施设备的一番并不具有前瞻性的更新换代,那么2005年的此次改造则是一次富有决定意义的、关乎会堂前景的开拓性变革。
   1997年7月,青岛市政府投资1500万元,对会堂的设施、设备进行改造。这次改造使会堂成为举办大中小型会议、承办大型文艺活动,集演出、会庆、洽谈、放映休闲娱乐综合功能的理想活动场所。
   2005年,以青岛首次承办国际三大赛事———青岛国际小提琴比赛为契机,市人民会堂面临一次崭新的历史性机遇———完成由中高层会议设施向高标准艺术演出设施的完全的角色转换。在此之前的2002年,市人民会堂的上级主管部门正式由市直机关服务中心转属市文化局,青岛市人民会堂的业务职能亦由此自然发生转移。而之后的几年中,尽管市人民会堂也尝试过引入演出档期制,并提前排定了全年的演出节目单,推出一年百场演出计划,然而结果却都自行搁浅。市人民会堂实际并未如期实现这一业务职能的完全转换,其中最大的阻塞瓶颈便是硬件设施建设的局限性,以及由此引发的设施定位的不确定性。
   而根据记者最新获得的消息,青岛市《关于组建青岛交响乐团的批复》相关意见日前也正式开始实施,在这项批复中亦明确规定青岛市人民会堂将与原歌舞剧院所属海信交响乐团重新合作建组,组建成立青岛交响乐团,并将在二次改造后成为交响乐团档期演出的固定演出活动场所。这项改革方案的出台使得市人民会堂的未来走向以及在城市未来文化建设领域所具有的重新定位愈加的明晰且富有建设性。
   历史青岛人民会堂于1959年5月在清朝总兵
   衙门旧址上动工兴建,它的兴建被看作是对建国10周年献上的一份厚礼。1960年5月30日正式建成。此时全国仅有北京的人民大会堂与重庆的人民会堂能与之比肩。
   会堂院落中至今保留着百年的银杏树和杨树。总占地1.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建筑设计庄严宏伟,其建筑风格仿效北京人民大会堂,据说完体是比照1:10的比例原样缩建的。
   在45年的历史进程中,人民会堂多次举办了国际、国内重要会议和活动,曾接待过邓小平、叶剑英、杨尚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其外国贵宾;青岛市历届党代会、人代会在此举行。青岛市的经济贸易洽谈会、名优产品博览会、服装博览会等各种活动都曾在这里举办过;来自美国、俄罗斯、法国、奥地利、加拿大、日本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艺术团体在此成功地进行了访问演出。在过去的近30年时间里应该说市人民会堂始终是作为青岛市唯一的大型高品质会议及演出场所而存在的。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以来,它几乎成为这座城市政治与文化生活的代名词。
   记忆46年,作为一座城市曾经的标志性建筑
   的历史年代并不漫长,然而当记者千方百计要找到最初的建筑设计者陈铁林时,才倍感岁月的无情。昔人业已驾鹤西去,而饱含设计者心血、甚至还有一些不愿被提及的伤痛的建筑却留给人们永恒的城市记忆。
   青岛著名学者、原图书馆馆长鲁海向记者描述了一直深藏于记忆深处的人民会堂。“后台很大,化妆间的数量很大,而且每个房间都设有两用化妆台,翻开就是一面镜子,合拢了就是写字台;我记得舞台上的背景共有12道拉杆,也就是说可以同时将12道幕布拉到舞台的上方藏起来,那种设计在当时来说还是相当先进的;原先建筑的顶部有一个巨大的花灯,由12朵小灯组合而成,再加上大门边枝型灯,映照着表面涂有金粉的浮雕,金碧辉煌,尤其在那个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要建设一座这样标准的设施显然要有极大的决心和魄力。”鲁海先生告诉记者,正是由于这些华丽的装饰,建筑设计者陈铁林在十年浩劫中遭遇了意想不到的煎熬与磨难。
   那些曾经存在的灯饰与涂着金粉的浮雕已毁于“文革”,而在1984年才调到人民会堂工作的周海江看来,这座建筑却依旧散发出无限神圣肃穆的光芒。“原先的厂子里一个月可以发100多元的奖金,在当时已经很了不得,可是对我来说,只有进人民会堂才是对我价值的最大肯定。”1984年周海江正式调入市人民会堂,“当时以会议见长的人民会堂可不是普通人随意可以出入的地方,要求入内人员必须装容整齐,带钉掌的鞋是绝对不准进入的,为的就是保护地面。”第一次作为正式职工踏进人民会堂,周海江的心情可以用两个字形容:自豪。“其实那时的设备和现在比真算不了什么,音响设备使用的是电子管的供放扩大器,放映机还是烧炭棒的;拉幕要用人力拉动碗口粗的棕绳。可是能亲自动手操控这些设备,当时心里真是说不出的幸福。”
   在周海江的记忆中,至今还保留着对改革开放之后1984年青岛首次引入埠外演出盛况的深刻记忆。“那是上海的多菱艺术团的综艺类演出,当时1900多个座席场场爆满,原先的10场演出不得不追加到20场。就连会堂的边后门也都挤满了人,门一开就会涌进来。”这次青岛改革开放后的第一台文艺演出,后来不得不调集当时与会堂相邻的常州路监狱警力前来维持秩序,可谓是盛况空前。
   令周海江难忘的另一幕出现在1998年改革开放20周年,整整一年内周海江和同事们马不停歇没吃过一顿完整的午饭,以单位、社团为主体的青岛各界群众自发组织的文艺演出活动以一天三场的频率大规模地轮番上演,“舞台来不及拆装,只好中午连轴转;常常是前门未走出去,后门又冲进来另一场。”
   建筑见证城市历史,见证城市的发展变迁,见证城市文化生活的日新月异。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会堂会议功能的式微亦与城市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的东移规划相关。也正因如此,在周海江看来此次会堂改造项目才更加具有决定性的战略意义。“业务职能得来个彻底的转变,观念上也得彻底改变,将来的人民会堂最看重的可是演出市场啦。”
   未来一面是怀念,一面是期待;一面是修旧如
   旧,一面是设施新增,改造后的市人民会堂具体将发生哪些变化、展现何种风貌,这一连串的问号承载着人们对这座建筑的无限遐想。而日前这些想像中的未来场景终于有点儿眉目了。
   反声罩如果说会堂功能的核心———舞台的改
   造,是会堂水准综合提升的关键的话,那么新增的反声罩就是这个关键中的关键,因为它是专业音乐厅不可或缺的建筑声学结构。音乐反声罩是在乐队演奏或独唱中改善剧场声学条件的设备,由中国艺术研究院建筑研究所针对市人民会堂的功能和建筑特点专门设计的反声罩实用而又灵活:上顶反声板、后反声板和侧反声板三部分共同组成了这个被称作罩子的主体。上顶反声板平时垂直悬吊在舞台上方,用时便可降下并翻至一定角度封闭舞台上空。同样,后反声板和侧反声板,也可升降移动,分别用于封闭舞台后方和两侧舞台。
   三部分同时启用时,便在整个会堂重新布置了声场,防止声音被巨大的舞台逸散和吸收。因此,反音罩能够充分地利用有限的自然声能,而不需使用扩音设备,避免声音失真。而听众原先在人民会堂听不到的高音声区部分也会在此次改造后得以还原,这样一来,观众就能够欣赏到原汁原味的顶级音乐会了。
   灯光随着反声罩
   的增加,舞台的灯光系统也将发生变化,变得更加适宜于演职人员的操作和安全。原来只能上下运动的舞台灯光吊笼,将改为上下、左右两维移动,还可载人工作,改善表演区布光。
   舞台后方还会增加后灯墙,这样,在制作大型文艺晚会节目时肯定会增色不少。所有的灯光系统由网络数字调光控制系统调节和控制,能编辑组合不同的场景灯光并记忆1000个场景组合。虽然舞台灯光系统增加了不少机械运动,但人性化设计和轻便材料的应用却丝毫不会增加噪音干扰,不影响观众的观演环境。
   声控会堂新的声音控制系统除扩声系统的改
   善外,更加入了数字录音系统的设计。该设计不仅能够满足小提琴比赛的要求,更体现了其后使用的长期规划,不仅能够满足文艺演出和会议录音工作,还具备了后期混音、编辑、剪辑和制作母版的功能。
   舞台监控除声、光系统变化外,设计方案还在
   监控室内增加了舞台监控系统。该系统可根据演出的需要,将摄像机摄取的舞台演出实况及观众区、化妆间、贵宾室、声控室、音控室等情况实时传送到各演职人员工作位置,便于及时调整工作偏差。另外,在现场直播和录像时,能够实时回放现场节目信号。
   LED显示屏另一个醒目的变化是幕布上方
   和舞台两侧将架设LED显示屏。届时,彩色的LED显示屏除播放文字、图片等信息外,还可显示视频文件和三维动画,彻底取代并升级原来的布制横幅。
   观众区与舞台相比,观众区的变化更加彻底。
   原有坐席已被拆除,新装座席将由原来的皮制座椅更换为布制座椅,除更加柔软舒适外,更具防反音、吸音功能,配合整个会堂听音环境的改善。阶梯式设计也将使后排观众拥有更加宽阔的视野,方便节目观看。同时,为增加舒适度,座椅的数目也由首次改造的1800多个座席减至1600多个。
   铺设地胶的地面将具有静音作用,可避免演出中途观众走动带来的不便。
   后台会堂的后台设施也将进一步扩容,除
   化妆间、服装间、排练厅及评委休息室等,还将增设一间恒温恒湿的斯坦威琴室。
   当然,这座矗立了近半个世纪的室内演出设施还将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惊喜,相信关心它的观众们会在完工后慢慢感受,细细品评。(本报记者李魏本报实习生吕倩)
   
图为改造之后的人民会堂舞台效果图。傅学军摄
   
▲图为反声罩。
   傅学军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