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点击:
日本:学生上学以大带小 没人开车接送
国内中小学门前交通拥堵
在国内,离中小学校
门不远的地方,总能看到“家长止步”的警示牌,以此防止那些爱子心切的家长把学校的门口挤破。但每天上学、放学时分,“雷池”线外的道路还是被前来接送孩子的家长及数不尽的各式交通工具堵得水泄不通,这种日复一日定点定时的交通堵塞恐怕是最让附近居民和交警头痛的了。
在日本,学校门口见不到这样的警示牌,上学放学时也见不到一个学生家长,只有学生们三五成群地背着大书包在人行道上行走。日本的家长为何不接送孩子呢?
评说链接:
日本的学生上学以大带小
人民网:有感于日本家长不送孩子上学 (作者:陈庆贵)
在我看来,反差的背后,是国人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的落差。
我认为,日本家长不接送孩子的背后,至少折射出三种教育理念。一谓以人为本理念。日本小学按照人口密度进行合理划分,本区域住户的孩子都要到这个小学上学,以保证学生们步行15至20分钟就可到达学校。二谓公平教育理念。在日本,无论小学还是中学,没有重点和非重点之分,避免了家长为了让孩子上重点学校而交钱跨区择校的烦劳。三谓素质教育理念。对日本家长不开车或骑车接送孩子上学现象,一位小学校长如是释言:“因为这样不利于培养孩子的吃苦和自立能力。更重要的是,如果家长都开车接送孩子的话,学校周围车流量就会加大,导致交通拥堵。这样非但不会比学生自己步行上学快,还有可能增加发生交通事故的隐患。”“吃苦”、“自立能力”,这不正是素质教育培养和追求的重要目标吗?
回过头来反思国内教育现状,依我看不在于缺少先进的教育理念,而在于缺少践行理念的诚意和能力,教育理念与教育实践“两张皮”,说的是一套,做的又是一套。仅拿素质教育说事,其现实表现概括起来,不外乎四大流弊,一言以蔽之,“空、假、偏、旧”是也。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理性反思严峻的教育现实,国人是该从日本人的做法中觉悟借鉴些什么了!
新华社:小学生上学接送 难以化解的沉重话题 (作者:周芙蓉 邹宁)
聊起接送孩子上学这个话题,许多家长都一筹莫展:接送孩子既耽误工作,又疲惫不堪,要是交通秩序好一些、社会治安好一些、学校再多付出一些,谁愿多此一举?
每天到放学的时间,许多小学的校门口就会形成一个人流高峰,人群中有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姐姐哥哥,还有小保姆等。家长接送孩子上学、放学的问题,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希望有关部门应采取积极措施,为家长解忧。
网友跟帖:
【正方】:安全不放心,你敢让你的孩子自己走吗?
——网友 发表评论:看看人家的交通秩序,中国的现状,你敢让你的孩子自己走吗?
——网友 发表评论:是啊,治安让人不放心啊,你想啊,好多人被拐卖,还没人查,何况小孩子了。在这些问题没解决时,就不要误导家长了。
——网友
发表评论:我想在中国接送小学生上下学的另一个大原因就是安全问题,由于学校到家的路上不安全的因素太多了,各种车辆事故、小流氓抢孩子的钱物、小学生在放学后失踪而找不到……。总之本人认为中国接送孩子的问题主要在于安全。如能很好的解决安全问题,没有那位家长为了接送孩子而放弃上班或其它事情而为之。
【反方】:在对待孩子的教育问题上,中国确实应该多向日本人学习
——网友
发表评论:应该说,日本的崛起与其重视教育,重视以人为本是分不开的,在对待孩子的教育问题上,中国确实应该多向日本人学习。透视当今世界强国,那一个不是高度重视教育的,中国虽然也重视教育,但在教育体制上、在素质教育上、在教育理念上、在教育基础上都同日本这样的世界强国有很大的差距。我们的政府不仅要向日本政府学习,我们的家庭也应多向日本的家庭教育学习。我以为,只有教育的崛起,才是真正的崛起,只有重视孩子,才能有更美好的未来!
——网友
发表评论: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教育理念是否先进,而在于中国的孩子不得不为了竞争上大学、竞争就业等现实条件的约束而奋斗、而拼命。然而,在日本这几乎构不成问题,只要你想上大学就有学可上,不存在考不上的问题,区别仅是学校的名气等等。由于这种现实状况,日本的大学现在都在为生源问题担忧,各个大学都在想方设法造就学校的名声,以此来争得生源和收入,特别是私立大学更是这样。更有甚者,日本国内招不到学生,就到外国去招,特别是几年前中国留学生大量涌入日本的现象就是这种局面造成的结果。
可见,教育归根到底也不过就是一个服务行业,服务行业总是要为市场服务的,是受市场经济规律支配的。中国有什么样的就业市场,就决定了有什么样的教育形式。从这点来说,问题的根源不在教育,而在于毕业生就职难的社会现实。
编辑留言:
已无法记清接送孩子上学从何时起开始“兴盛”,但实实在在地这已成了家长的必修课,这是否都该算在安全的头上?难道我们的身边危机四伏?日本的治安就能令其本国人满意吗?何以会形成这种状况?该如何反思国内的教育现状?我们能有效的解决吗?欢迎广大网友各抒己见,进行探讨。请将感言写入留言板,或将评论稿件寄至观点频道信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