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规模扩张滋生财务风险
1999年以来,国家大力倡导高校扩大招生规模,并相应允许高校向金融机构贷款。全国很多高校抓住发展机遇,使在校生规模成倍增加,许多大学一次性征地数千亩,用于建设生态化、智能化、现代化的一流新校区。
但高校建设的大举扩张,却遭遇国家教育投资有限的瓶颈。
巨大的资金缺口不可能完全靠学生学费来填补,于是,大规模建设投资的主要渠道是银行贷款,即所谓“举债兴教”。
全国政协常委、河南省政协副主席张涛对此忧虑重重:“巨额贷款投资在短期内使高校基本建设获得高速发展的同时,其巨额利息使财政风险骤然降到高校的头上。”
张涛向记者举例说,某大学新校区自2001年动工建设至今,政府批准的两亿多元计划拨款实际到账1亿多元,尚不足缴纳土地使用金。而由于各种建筑材料价格的飞涨,新校区建设投资早已远远超过原计划,已完成的一二期建设工程投资近13亿元。目前该校资产负债率已达到60%以上,如果三期工程全部完工,负债率将超过70%。“这个负债率在以赢利为目的的工商业企业都已进入了财务高风险区域呀!何况是教育行业,”他说,按国家银行贷款利率大致估算,2002年和2003年该校每年还银行的贷款利息约6000万元,2004年的贷款年利息高达1亿元。
财务风险导致教育质量下降
张涛说,面对财务高风险,一些高校开始压缩教学科研的投入,特别是教学一线院系的经费。他举了一个自己在调研中遇到的例子:2003年某大学各院系的教学办公经费是按全日制学生人头下拨的,低到平均每个本科生仅100元左右的水平。“应用科学专业学生的实习教学环节经费明显不足,直接影响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张涛说。他发现,一些高校的科研经费一再压缩,许多项目不得不缩减,如取消学术著作出版资助政策,减少出国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的补助费等。
个别高校由于一直在紧缩其他开支集中财力搞基建,开始限制专职教师工资、奖金和福利待遇的提高,使高校在吸引、培养和留住人才方面失去了很多优势,优秀骨干教师不断流失,直接导致教育质量打折。
一些高校通过扩大招收高费生规模缓解贷款压力,特别是采取扩大二级学院招收高学费生和自费研究生的途径,以便有更多的钱来还贷。“这在本质上与以赢利为目的的企业十分类似。”张涛说。他认为,学校一方面提高学生学费,另一方面又将用于学生教育的支出控制压缩在一定范围之内,以保持较高的收支差。这样就使学生的地位类似于商品消费者,而教师如同企业工人,大学俨然是教育产品的生产经营者。
积极化解高校财务风险
张涛提出了化解风险的几点对策:
———控制高校负债率在安全合理范围内,减轻高校还贷压力。
张涛建议,一方面要继续为大学建设争取国债资金支持,以减少贷款额,控制负债率的增长;另一方面可采取“学校贷款,政府贴息、补息”的方法,在短期内减轻某些大学的巨额贷款利息负担。具体运作可每年按一定的比例承担贴息和补息,如贴息50%或100%。
———试验发行“大学建设债券”,以解决大学后续建设资金不足问题并有效降低贷款利息。张涛说,国家现行紧缩银根政策使银行贷款难度更大,从而导致大学建设后续资金可能出现不足。
因此,张涛建议充分利用社会较充足的资金,结合国债和企业债券的特点,批准大学申请向社会公开发行“大学教育发展建设债券”,以募集资金满足大学后续建设的需要。他说,大学建设债券可定为5年期,年利息可参考国债五年期定为3.14%。
张涛认为,这样可在财政紧张,建设投资缺口大的情况下,不过多地与经济建设争资金。同时,发行大学建设债券也可减少商业银行的中间环节,大大降低贷款利息支出。
———调整办学思路,充分发挥民间空闲住房和民间房地产业的作用,扩大高校与社会的融合。
张涛说:“高校不要包办学生食宿。”他认为,高校花大钱建很多宿舍楼,把学生圈在校内,吃住在学生食堂和集体宿舍,使大学生与社会隔绝,对能力培养和全面发展不一定有利。张涛建议高校与周围社区合作为学生做食宿方面的咨询和中介,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学和科研管理上。这样做对学生发展、高校发展和社区发展都很有利。
———引导、推动、鼓励大学加强与产业界的合作,大学应尽量多地与企业开展合作,承担企业提出的研究课题。
他认为,此举既有利于大学提高科研水平和效率,增强大学的科技竞争力,又可增加资金来源,改善科研条件和教师待遇。“高校领导层除了善于向政府争取资金以外,还要善于面向社会多渠道筹措资金。”他说。
张涛说,近年来全国的研究与发展经费中,企业投入的总量已经远远超过政府的财政投入。据《中国统计年鉴》,2003年全国科技经费筹集额为3451亿元,其中,政府资金、企业资金、金融机构贷款分别为839亿元(占24%)、2053亿元(占59%)、259亿元(占8%)。“这说明我国的企业已经是科技投入的主体,大学与企业合作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特约编辑:张庆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