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试想您心情舒畅地住在一个景观优美、设计现代、各种配套设施完备的小区里。有一天您到小区标准的游泳池准备游泳,却发现更衣室竟然没有空余的柜子了;您周末屡次预订小区漂亮的网球场,想活动活动筋骨,可惜每次都听到服务小姐遗憾地告诉你,场地已经被其他业主先订了……您还
认为这个小区非常适合你的生活需求吗?
一个小区配套设施能够接纳的业主资源是有限的,往大点说,一个城市有限的资源能承受的人口也是有限的。来自权威部门的最新统计资料显示,目前北京市常住人口约为1476万人,其中外来流动人口超过了400万。
大量流动人口的涌入,为北京的城市发展做着自己的贡献。但是,另一方面,我们看到了北京作为一个资源稀缺型城市,目前的人口已经接近各种资源的承载极限。根据专家的测算,如果北京保持目前的人口平均增长率,到2020年,北京总人口将达到2100万人以上!如果不加以有效的控制和引导,北京将面临巨大的人口压力,严重影响未来北京的协调发展。
城镇体系规划图。到2020年中心城人口控制在850万人,新城人口约为570万人,小城镇组团约为180万人
疏散中心城人口向新城转移 供图/北京市规划委员会
人口规模控制之一:
1800万是北京的宜居人口
在最新修编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中,给北京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定位:宜居城市。所谓“宜居城市”,就是要让人们能在这个城市安居乐业,享受健康、便利、高品质的都市生活。而建设“宜居城市”,一个基本依据就是确定人口规模。北京,到底能容纳多少城市人口?专家经过科学的测算,告诉了我们答案:大约1800万人。
为什么1800万是北京的宜居人口?很多读者很好奇,这个数字是怎么计算出来的?记者从有关专家那里了解到,关于北京能够负担1800万人口的预测,主要采用了三种方法:
第一种,生态和水资源承载力法。
根据目前国际上可比城市的技术和生活水准,现代城市一般每人需要200平方米的绿色生态空间。北京平原地区面积约为6338平方公里,其中至少应保证3500平方公里的生态空间。再综合其他因素,得出北京相应人口规模应该在1750万人左右。
同时从水资源的角度看,在考虑内部挖潜和南水北调入京等措施前提下,北京到2020年规划可供水资源量为54.2亿立方米;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分析,人均水资源量一年300立方米是保持现代小康社会生活和生产的基本标准,按此标准,北京水资源可承载的人口为1800万人。
第二种方法:就业岗位预测法。
以北京的经济发展预测为基础,采用数学模型的预测方法,预计2020年北京就业岗位需求量为810万个左右。再以北京实际的历史情况和发达城市的经验,测算出北京2020年常住人口规模应该在1747万-1857万之间。
第三种方法:综合增长率法。
1990年到2003年,北京的人口年增长率为2.2%,根据北京近十年来人口规模、构成、迁移等方面的规律,考虑到合理引导人口流动与分布等因素,未来北京人口年增长率为1.22%-1.45%,这样,到2020年,北京总人口应为1790万-1860万人。
综合各种因素,《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中,确定2020年北京人口规模控制在1800万人左右,年均增长率控制在1.4%,其中户籍人口1350万人左右,居住半年以上外来人口450万人左右。
人口规模控制之二:
有效控制人口才能保障生活水准
今年北京两会期间,北京市政协委员张惟英教授一项《关于建立人口准入制度,控制人口规模,保持人口与城市资源平衡的建议》的提案,出人意料地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此后一段时间,赞同的声音和反对的观点不断在媒体上激烈交锋,张教授的观点也因此成为广大网民攻击的对象。
姑且不论“人口准入制”正确与否,它的初衷是为了提高北京的人口承载力。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城市问题研究所副研究员叶立梅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国目前正处于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所以从根本上扭转人口向北京等大城市流入的趋势是不可能的,也是违背客观规律的,因此通过提高人口承载力,缓解人口规模过大给城市各方面所造成的压力,是当前北京应对人口规模压力的基本思路。专家建议,提高人口承载力,首先要通过调整来实现。通过调整城市功能空间布局,将某些办公功能、居住功能和商业功能向外围地区转移;通过产业政策调整,制定鼓励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小企业和弹性就业发展的政策,为不同技能水平的劳动人口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带动就业人口和功能服务人口向城市外围地区扩散,以此缓解中心城区的人口压力。
事实上,在最新修编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中,已经体现了这一思想。根据规划,今后20年北京市的人口控制规模为:2010年全市常住人口1250万左右,流动人口250万左右;到2020年,北京市城镇人口规模规划控制在1600万人左右,其中中心城人口规划控制在850万人,新城人口约为570万,小城镇组团约为180万人。
北京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陈剑表示,《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中提出了“两轴—两带—多中心”,这对缓解北京人口增长的压力具有重要意义。长期以来,北京一直是单中心发展,由于城市功能主要集中在城市的中心区,大量人口也集中在城市中心区。要缓解中心区人口增长的压力,通过其它方法很难奏效。而从空间结构上进行战略性调整,把城市的一些功能从市中心转移出来,大大拓展城市空间,在市区范围内建设不同的功能区,在“两带”建设若干新城,吸纳新的产业和人口,分流中心区的功能,这样就会大大缓解城市中心区人口增长的压力,也有利于分散北京交通压力,有利于建造适宜居住的人居环境。
人口得到有效控制,市民的生活水准才能得到保障。根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到2020年,全市城镇人均生活综合用水量将达到185至300升/人,城市自来水普及率也达到100%。而中心城、新城区的雨水管道覆盖率达到90%以上,城市重点地区、交通干道、立交桥等排水系统对超标准降雨的排泄能力也将大大提高,下雨天道路积水、需要蹚着水走路的记忆将一去不复返。
预计2020年,全市污水总量约18亿立方米,其中中心城和新城污水量约16亿立方米。但是,逐步配套完善的污水处理设施和回收利用系统将使那时的全市污水管道普及率和污水处理率达到90%以上,而现在刚刚开始启用的中水回用系统也将成为城市绿化、河湖生态、道路浇洒、生活杂用、工业冷却等主要水源。而一直困扰市民邮政网点少、用邮难的问题,也将得到解决。到了2010年,北京将实现每一邮政局平均服务1万人口、服务半径1.8公里的目标。
人口规模控制之三:
促进人口从旧城向新城转移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就要引导人口在市域范围内合理分布,通过疏散中心城和旧城的产业和人口,推进城市化进程,促进人口向新城和小城镇聚集。
记者从北京市公安局、旅游局以及相关部门得到的数据,2003年北京旧城人口大约为165万人。到2010年,这个数字要被控制在150万以下。到21世纪中叶,随着居住水平的提高和人口逐步向远郊区疏散,市区人口将逐步减少,城市绿化用地将大量增加,城市环境质量将显著提高。
如何疏散旧城人口?有关专家建议,要积极探索适合旧城保护和复兴的危房改造模式,停止大拆大建,制定科学合理的房屋质量评判和保护修缮标准,逐步改造危房,特别是要加强对具有历史价值的胡同、四合院的保护和修缮,同时严格控制旧城的建设总量和开发强度,减少房地产开发行为,不搞一次性超强度开发,逐步拆除见缝插针建造的简易楼以及四合院中私搭乱建的临时房屋和临时建筑,并逐步拆除严重影响历史文化风貌的建筑。
人口规模控制之四:
加快新城建设步伐
疏散旧城人口还需要和新城建设同步进行。所谓新城,是在原卫星城基础上,承担疏解中心城人口和功能、聚集新的产业,带动区域发展的规模化城市地区,具有相对独立性。根据最新修编的规划,新城共规划了11个,分别是通州、顺义、亦庄、大兴、房山、昌平、怀柔、密云、平谷、延庆、门头沟。其中,北京重点发展的3个新城分别是位于东部发展带上的通州、顺义和亦庄,这3个新城将成为中心城人口和职能疏解及新的产业聚集的主要地区,形成规模效益和聚集效益。
统计数据显示,目前,这些原来卫星城的常住人口为160万左右,而到21世纪中叶,卫星城的总人口将大约为300万。
为了疏解过于密集的城市中心区的功能,新城建设的步伐已经开始了。记者从大兴区委了解到,大兴区已经和北京建工学院、首都医科大学两所大学敲定,今后这两所大学将迁至该区。同仁医院设在亦庄的医院已经完成了主体工程,新医院比城里的同仁医院面积更大,将解决全国各地就医者蜂拥进城的问题。而南中轴路南延的工程已经纳入北京市的年度计划,道路打通之后将使大兴区与市区建立更紧密的交通联系,有利于布局新的城市区,解决市区功能疏散、人口疏散的问题。大兴区委书记沈宝昌预测,沿着京开高速和京津塘高速,将形成新的50万至80万人口的新城——黄村、亦庄、唐各庄、榆垡,沿京开高速形成城市群;亦庄、采育、张自营,沿京津塘高速,也可能形成新的城市群。
百姓谈修编
公司职员陈小姐:控制人口规模很有必要
我觉得北京的人口是该控制一下了。我看到报道说,北京人口瞬间峰值达到过1700万,真是个不小的数字了。我曾在美国读MBA,觉得北京在城市建设硬件水平上,和国外的差距越来越小了,但是软件上也就是服务方面还差得很远,其中的原因之一我觉得就是人太多。我自己感受比较深的是医院的服务。国外的医生每天就看10个病人,当然有耐心,也和蔼,北京的医院现在都建得很漂亮,可是医生态度就和国外没法比,为什么?他一天少说也要看好几十个病人,到最后,他想笑都累得笑不出来了!机场的情况也一样,设施完备,可是架不住人多,所以照样会发生候机没有座位、拥挤等等情况。我觉得北京城市规划对人口规模作出限制是非常正确的。
家庭主妇林太太:郊区买套房住着更舒心
北京城市规划我仔细地看了,作为一个北京人,看了以后对北京的发展更有信心了。对我自己的实际影响就是,我打算和先生商量一下,在郊区买房子了。先生老早就说想在郊区买处大点的房子,空气好,住得舒服,一直担心的就是配套和交通问题,另外,虽说是自己住,也希望房子能保值升值。现在知道了政府也要加大郊区新城建设、疏散城区人口,我们打算在密云、通州、大兴再转转,选一处房,也算响应政府号召吧。(于姗姗)
责任编辑:孙琦